北京冬奧組委:人工造雪不會對區域用水安全和生態環境產生影響
2022年01月13日11:42 |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人民網北京1月13日電 北京冬奧會已經准備就緒,3周后將拉開大幕。“綠色辦奧”理念在整個籌辦過程中貫徹得怎麼樣?“綠色冬奧”是個什麼樣子?今天上午,國新辦舉行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綠色冬奧和可持續發展發布會。
關於人造雪的問題,北京冬奧組委新聞發言人嚴家蓉介紹,從人造雪的具體用水情況來看,北京冬奧會雪上項目比賽主要設在延慶和崇禮山區,這兩個地區有比較獨特的氣候條件,有較多的天然降雪。比如2021年11月,這兩個地方都有大范圍的降雪,而且降雪量達到了暴雪級,這為減少人工造雪的用水量提供了前提條件。從實際用水量來看,延慶賽區賽時需水量佔當地現用水總量的1.6%,佔當地水資源量的4‰。張家口賽區賽時需水量佔崇禮區用水總量的9.8%,佔崇禮區水資源量的2.8%。
此外,我們還通過制定賽區供水安全保障、污水處理、節約用水等措施,提升賽區水資源水環境承載能力。滑雪場也優先利用收集貯存的天然降水、地表徑流等作為人工造雪的水源。我們的人工造雪系統採用了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高效節水設備和智能化造雪系統,能夠根據外界環境動態保持最佳造雪效率,有效避免了水資源浪費。總體來看,人工造雪需水量有限,不會對區域用水安全和生態環境產生影響。
另一方面,我想指出的是,人造雪並不完全是我們應對天氣的應急手段,它實際上是國際重大賽事保障用雪質量的客觀需求。從全球范圍雪上項目舉辦情況看,為了保障比賽用雪質量,國際上的重大賽事基本上都採用人工造雪。因為和自然雪相比,人造雪可以改變粒徑、含水量和硬度,這樣有利於滿足不同比賽場地的需求,而且人造雪比自然雪的性狀更穩定,在被壓雪、平整、注水之后,更容易整備成狀態一致的雪道。從比賽的角度來講,這樣的狀態一致的雪道,在一定程度上也意味著更公平。
(責編:鮑聰穎、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