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十六區動態

北京朝陽區2025年建成百個基層特色公共文化空間

將建博物館之城、閱讀之城、雙奧之城、時尚之城

2021年12月16日08:33 | 來源:北京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2025年建成百個基層特色公共文化空間

  本報訊(記者 李澤偉)北京青年報記者昨天從朝陽區“兩會”獲悉,朝陽區將高品質高標准建設博物館之城、閱讀之城、藝術之城、雙奧之城、時尚之城,力爭到2025年,打造不少於100個基層特色公共文化空間﹔以運河文化帶建設串聯特色文化資源,建設通惠河、壩河(亮馬河)、蕭太后河、溫榆河文化精品廊道。此外,力爭“十四五”末,將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打造成為首都東部2000億級的文化產業集群。

  據介紹,朝陽區將持續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推動城鄉公共文化設施一體化建設,建設城市書屋、流動美術館、非遺傳習所等一批“小、特、精”的特色文化空間,實現文化設施覆蓋身邊化。力爭到2025年,打造不少於100個基層特色公共文化空間,街鄉文化中心達標率提升至95%。“十四五期間,朝陽區將積極推進博物館之城、閱讀之城、藝術之城、雙奧之城、時尚之城建設,率先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高質量發展,努力建成國家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示范區”,朝陽區文旅局相關負責人說。

  朝陽區是運河文化帶的重要節點,通惠河、亮馬河、壩河、蕭太后河等多條大運河的支流水系都穿區而過。2021年,朝陽區全面推進運河文化遺產保護利用重點工程落地。神木廠歷史景觀保護工程神木廊房、《神木謠》碑及御碑亭工程順利竣工、神木博物館順序辦理啟動手續,重要展品完成測試搭建。蕭太后河展覽館展陳布置、施工完成,展示蕭太后河歷史演變和遼代歷史民俗文化。順利服務大運河省部際聯席會,永通橋順利交接,修繕方案通過審核,開始進場施工,2021年年底前初步完成修繕工程。

  下一步,朝陽區將加強大運河文化帶保護利用,建設通惠河、壩河(亮馬河)、蕭太后河、溫榆河文化精品廊道。十四五期間,朝陽區將全面開展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推出50個文化遺產保護示范項目,樹立10個傳統文化品牌﹔布局100個特色博物館,建立起10個傳統文化活態傳承展示中心﹔搭建起10個傳統文化精品線路,塑造出50個傳統文化傳承示范打卡地,推出100種傳統文化創意產品等。

  據介紹,2021年以來,朝陽區文化產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1-10月規上文化產業單位實現收入2260.2億元,同比增長16%。截至目前,全區登記注冊文化企業達9萬余家,較2016年底新增1.8萬家,增長25%。朝陽區還充分發揮全國首個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政策先行先試優勢,目前,實驗區入駐企業達5萬余家,是2016年的1.4倍,實現年營業收入1300億元,約佔全市的10%,佔全區的比重超過50%。

  據朝陽區委宣傳部負責人介紹,“十四五”時期,朝陽區將全力建設全國數字文化產業發展示范區、全國文化產業融合發展引領區、國際時尚文化消費活力區、國際文化貿易中心區,努力將朝陽區打造成為首都引領、全國示范、國際知名的“時尚創意之城”。力爭“十四五”末,將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打造成為首都東部2000億級的文化產業集群。

(責編:孟竹、鮑聰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