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文化

北京國際設計周永久會址亮相副中心

2021年11月24日08:51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北京國際設計周永久會址亮相副中心

  北京國際設計周永久會址位於原北泡輕鋼廠內,改造后的工廠車間被賦予了新的歷史使命。 本報記者 潘之望攝

  本報記者 趙瑩瑩

  一座新舊交融的國際設計新地標,正式亮相城市副中心。昨天,位於張家灣設計小鎮的北京國際設計周永久會址項目,迎來封頂封圍的關鍵節點,昔日老工業廠房在“騰籠換鳥”后實現新生。

  北京國際設計周於2009年首次舉辦,目前已成為北京重要的年度國際文化活動。不過,歷屆精品與每年設計新品卻缺少集中展示空間。為推動非首都功能疏解,北京決定在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張家灣設計小鎮,北京國際設計周永久會址便落戶於此,由原北泡輕鋼廠區的夾芯板車間改造而成。

  夾芯板車間是建成於1999年的單層老廠房,當年主要用於生產壓型鋼板、夾芯板等建筑材料。20年后,廠房外牆及屋頂已破損鏽蝕嚴重,但廠房內部的鋼構件具有典型的工業特征。如何處理好新與舊的關系?設計團隊遵循“不拆真,不做舊”的理念,完整保留了原有內部空間結構,具有工業風的鋼梁、鋼柱被特意外露,以留住老工業記憶,同時通過結構加固、增加空間夾層等,滿足未來使用功能。

  北京建工集團北京國際設計周永久會址項目負責人相虎介紹,改造后的北京國際設計周永久會址項目總建筑面積1.7萬平方米,地上三層、地下一層結構,是張家灣設計小鎮片區體量最大的更新改造工程。由於廠房結構從一層增加至三層,鋼結構跨度從過去的6米增加至最大24米,基於荷載要求,項目團隊需要在利舊基礎上對原主體框架結構進行加固。為在保留建筑骨架的同時讓它更“健壯”,項目團隊制定了“順序移除-工廠加工-框架重構”的主體結構加固方案,將原有框架結構中的“工”字鋼梁逐段移除,送到工廠后,加工改造為“王”字鋼梁,確保框架結構能起到更為牢固的支撐作用。

  留住老工業記憶的體現,還有建筑東、北立面的紅磚幕牆,由6.2萬塊手工陶土磚構成,每塊手工陶土磚的尺寸為長280毫米、寬50毫米、高50毫米。光影之下,仿佛從舊時光中走來的紅磚幕牆,既呼應了北泡輕鋼廠區現存的紅磚建筑,也表達了對張家灣工業歷史的尊重。“每一塊陶土磚都由工人手工砌筑而成,嚴格對縫,精度要控制在0.5毫米。”相虎笑著說,這樣的手藝隻有經驗在20年以上的老工人才能掌握,“真的是十裡挑一,淘汰掉好幾批人,才找到能勝任的老師傅。”

  慢工出細活。28天的時間,老師傅們以匠人的態度,一塊一塊將陶土磚砌筑就位,一個人一天隻能砌筑約2.5平方米。“隻有原生態的工藝,才是對往昔傳統最好的紀念和傳承。”相虎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國際設計周永久會址項目還應用了地源熱泵系統,1台熱泵機組與150余根管道成為建筑內部能源供應的“生命線”,開闊的室內空間可以在低能耗下實現冬暖夏涼。

  據了解,北泡輕鋼廠區將分三期建設。一期為北京國際設計周永久會址項目,計劃明年4月全面完工﹔二期位於北京國際設計周永久會址北側,為老廠區配套用房,改造后將兼具辦公和商業用途﹔三期還要建設下沉廣場,融入毯式街區整體規劃。

  整個廠區建成后,將提供會議論壇、陳列收藏、展覽展示等服務。設計周期間,這裡將打造最大的戶外展覽場地﹔日常將開展設計類主題活動,帶動張家灣設計小鎮成為北京文化新地標。

(責編:鮑聰穎、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