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處中國共產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舊址亮相 北大紅樓主題展本月29日開展

2021年06月27日16:01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人民網北京6月27日電(李博)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光輝偉業 紅色序章——北大紅樓與中國共產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主題展”6月29日將在北大紅樓開展。在此之前,一批中國共產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舊址經過修繕和提升后集中亮相,已於6月起陸續面向公眾開放。今天上午,中共北京市委舉行北大紅樓與中國共產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舊址保護傳承利用工作新聞發布會,介紹相關情況。

首都北京是一座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城市,是新文化運動的中心、五四運動的策源地、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的主陣地、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孕育地之一,由此形成了以北大紅樓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舊址群。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北京市統籌規劃了包括北大紅樓在內的31處中國共產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舊址保護傳承利用工作,並對革命舊址進行修繕提升,建設黨史學習教育大講堂、黨性教育基地和紅色文化主題體驗區,打造知名紅色文化品牌。

北大紅樓主題展日接待1000人次

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張愛軍介紹,北大紅樓“光輝偉業 紅色序章”主題展是整體工作的重中之重。主題展內容豐富,圍繞北京在黨的創建過程中四個方面的獨特貢獻,全面、系統、生動展現中國共產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的光輝歷史。

主題展依托北大紅樓文物本體和現有60多個房間的結構布局,將樓內6處歷史場景復原(圖書館主任室、文科學長室、第二閱覽室、五四游行籌備室、登錄室、大教室)和其它舊址信息納入展覽流線,通過“一室一方案、一廳一專題”的個性化設計,展覽亮點頻出,成為充分利用革命舊址舉辦大型主題展的典范。在具體內容上,注重凸顯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等重點人物,這些內容也構成了展覽的亮點。

張愛軍介紹,北大紅樓主題展覽將於6月29日對公眾開放,每日通過預約接待參觀1000人次,上、下午各接待500人次。展覽每日開放時間為9時~17時,每周一閉館。北大紅樓還聯合其它舊址,建立開放接待合作機制,打通網絡預約平台,共享信息和資源。

此外,在北大二院舊址等舉辦各有側重、各具特色的專題展,9個專題展依托舊址本身的主題內容,選取特定角度,聚焦專題和歷史細節,深化拓展主題展。比如,根據《京報》是民國時期知名進步報刊的史實,在京報館舊址舉辦“百年紅色報刊”專題展,集中講述黨的紅色報刊發展歷史﹔與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合作,在中法大學舊址舉辦“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光輝歷程”基本陳列,這在國內尚屬首次。

9個專題展分別是:在北大二院舊址舉辦“偉大開篇——中國共產黨早期北京組織” 專題展﹔在《新青年》編輯部舊址舉辦“歷史上的《新青年》”“陳獨秀在北京”專題展﹔在李大釗故居舉辦“播火者——李大釗革命思想與實踐”專題展﹔在李大釗烈士陵園舉辦“不朽的功勛——李大釗生平事跡”專題展﹔在長辛店二七紀念館舉辦“北方的紅星——長辛店與中國工人運動”專題展﹔在長辛店留法勤工儉學預備班舊址舉辦“光輝印記——長辛店與留法勤工儉學運動”專題展﹔在陶然亭慈悲庵舉辦“先驅者的奮斗——慈悲庵黨的早期革命活動”專題展﹔在京報館舊址舉辦“京報與京報館”“百年紅色報刊”“邵飄萍生平事跡”專題展﹔在中法大學舊址舉辦“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光輝歷程”專題展。

革命舊址分類修繕提升

北大紅樓與中國共產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舊址主要包括1915年至1923年6月間,北京地區與中國共產黨創建活動有關的重要會議場所、重大歷史事件發生地、重要黨史人物故居以及重要紀念設施等31處。這些舊址數量眾多、布局分散、隸屬各異,根據舊址實際情況,分成三類進行打造提升。

一是重點保護提升,如北大紅樓。二是一般保護提升,包括“亢慕義齋”舊址、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舊址、中山公園來今雨軒、國立蒙藏學校舊址、長辛店勞動補習學校舊址、二七慘案長辛店舊址、二七機車廠近代建筑遺存、長辛店工人夜班通俗學校舊址、高君宇烈士墓、馬駿烈士墓、二七烈士墓11處舊址。由管理使用單位結合實際情況進行維護修繕、恢復原貌,征集文物、豐富陳列,或挖掘內涵、深化研究等,如實再現中國共產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場景。

三是維持原貌,立牌存念。包括北大一院操場舊址、楊昌濟故居、毛澤東第一次來京居住地舊址、毛澤東第二次來京居住地舊址(平民通訊社舊址)、趙家樓遺址、李大釗被捕地遺址、李大釗犧牲地舊址(京師看守所舊址)、北大平民教育講演團演講地遺址、長辛店工人俱樂部舊址、《向導》周報辦公地舊址10處。由屬地和責任單位視情開展周邊環境整治,設立圖文並茂的標牌,展示其歷史作用和獨特價值。

標識標牌融入周邊環境

在舊址保護傳承利用方面主要開展“六項任務”:一是疏解騰退。以北大紅樓為重點,疏解與舊址保護利用無關的功能,實現整體面向社會發揮教育作用。二是文物保護修繕。將全市革命舊址作為一個有機整體,堅持整體保護、連片打造,落實文物保護法律政策規定,編制實施保護修繕方案,適當採用現代科技手段,使文物舊址煥發時代風採。三是舉辦系列展覽。通過豐富的展陳手段,全面系統展現中國共產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的光輝歷史、獨特貢獻和時代價值。四是周邊環境整治。結合貫徹首都功能核心區控規和老城整體保護,推進實施舊址周邊200米范圍內環境整治提升,改善周邊居民生活環境。五是精神內涵研究。開展北大紅樓革命精神課題研究,編寫出版《北大紅樓與中國共產黨創建歷史叢書》(8本)。六是文藝精品創作。策劃推出電影《革命者》、電視劇《覺醒年代》和《長辛店》、京劇《李大釗》、紀錄片《播“火”——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早期傳播》等系列文藝精品,全方位多樣式宣傳中國共產黨創建時期北京革命活動歷史。

在文物保護修繕方面,堅持修舊如舊,保持和恢復舊址原有風貌,讓靜態的文物自然述說歷史故事,展現歷史精神。比如,《新青年》編輯部舊址恢復了陳獨秀在京辦刊的工作生活場景﹔陶然亭慈悲庵復原了“五團體會議”歷史場景,極大豐富了文物修繕和史料陳列的思想內涵。

在北大紅樓院落整治提升上,圍繞北大紅樓整體規劃、整體保護、整體利用,制定實施整體保護利用方案,將實際功能和美學功能統一,著力提升參觀體驗。比如,在設置交通引導標識和舊址標牌時,將標識標牌融入周邊環境和舊址風格,營造庄重簡約和諧便利的參觀氛圍。

鏈接:

北大紅樓與中國共產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舊址(31處)

1、北京大學紅樓

2、北大二院舊址(原北大數學系樓)

3、《新青年》編輯部舊址(陳獨秀舊居)

4、中法大學舊址

5、中山公園來今雨軒

6、“亢慕義齋”舊址

7、北大一院操場舊址

8、楊昌濟故居

9、毛澤東第一次來京居住地舊址

10、趙家樓遺址

11、李大釗被捕地遺址

12、北大平民教育講演團演講地遺址

13、《向導》周報辦公地舊址

14、北京李大釗故居

15、京報館舊址(邵飄萍故居)

16、陶然亭慈悲庵

17、高君宇烈士墓

18、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舊址

19、國立蒙藏學校舊址

20、毛澤東第二次來京居住地舊址(平民通訊社舊址)

21、李大釗犧牲地舊址(京師看守所舊址)

22、馬駿烈士墓

23、李大釗烈士陵園

24、長辛店二七紀念館

25、長辛店留法勤工儉學預備班舊址

26、長辛店勞動補習學校舊址

27、二七慘案長辛店舊址(警察局駐地舊址)

28、長辛店工人夜班通俗學校舊址

29、二七機車廠近代建筑遺存

30、長辛店二七烈士墓

31、長辛店工人俱樂部舊址  

(責編:池夢蕊、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