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6月19日電 (記者鮑聰穎)平南紅色文化首度系統呈現,復原場景“光影地道戰”再現斗爭智慧、歷史報刊重溫大興高光時刻、抗疫特展彰顯大興“克冠”速度、集體宣誓凝聚黨員初心使命、珍貴郵票見証百年黨史崢嶸歲月……6月19日,“回首百年路 奮進新大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興黨史展正式開幕。
本次展覽通過圖文講解、實物呈現、影音視頻、復原造景、多媒體展示等手段,展現了大興從站起來到探索中前進,實現從傳統農業縣向宜居宜業和諧新大興跨越發展,砥礪奮進迎來了如今生機勃發的“新國門·新大興”的發展歷程。重點展示了大興在黨的組織發展、理論實踐、制度完善、作風建設、隊伍壯大等方面的豐碩成果。此次展覽是黨史學習教育的創新載體,是“永遠跟黨走”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的生動實踐。
平南紅色文化夯實區域文化根基
平南根據地是“平郊抗日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大興作為平南腹地保存有豐富的戰爭遺址、革命遺物,傳承著優良革命傳統和斗爭精神,形成獨具特色的平南紅色文化。基於前期大量的史料梳理和專業研究,展覽首次系統展示平南紅色文化的豐厚內涵。介紹了大興本土第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第一個黨組織中共黃村支部以及支部第一任書記平杰三,用三個“第一”拉開了大興百年黨史的精彩序章。主題造景“黃村黨支部”“地下電台”“光影地道戰”“我們沒有忘記”大興英烈牆,再現了革命年代平南大地的戰斗烽火,提醒人們銘記歷史、珍惜今天幸福生活。
七大版塊再現光輝歷程
展覽以“中國共產黨大興區的歷史”為主線,共設烽火平南、探索前行、砥礪奮進、時代華章四個單元,以重要歷史事件生動再現了大興浴血崢嶸的革命史、勇於探索的奮斗史、砥礪奮進的改革史、守正創新的發展史。
展覽另外設置三個特展區域。“歷史報紙長廊”精選62張歷史報紙組成時光長廊牆,時空壓縮的沖擊感讓觀眾瞬間回顧大興百年奮進歷程,感受今昔對比的煥新蝶變。“郵票上的黨史”展出眾多珍貴郵票,以新穎的形式,串聯起百年黨史,豐富了展覽的呈現形式。“打贏戰‘疫’”特展部分,一組組驚心動魄的數字、一張張震撼人心的照片,生動詮釋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大興以非常之舉跑出“克冠速度”,顯出是黨建引領、凝心聚力“大興模式”的顯著成效。
四大創意實現沉浸觀展體驗
展覽通過空間感場景的創意解構、符號化聲色的有機融合、數字化信息的動態延伸、知識性互動的升維體驗,實現沉浸式觀展體驗。整體展陳精心設計七大還原場景空間,選取特色元素進行空間重新解構設計,形成觀眾可觸摸、可打卡、可體驗的觀展模式。每個單元入口利用定向音箱設備營造年代聲音氛圍,以色調映襯時代特色。
在“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來了,迎接它的有獵槍”的歌聲中,觀眾可與大興人民為抗美援朝戰爭捐獻的“大興號”飛機模型合影,回到激情昂揚的流金歲月。展覽特設全景漫游體驗區,將團河行宮三維數字化復建與舊宮微縮景觀相結合,將知識性互動內容進行跨屏、跨系統的升維展示,增強展覽的智慧化、沉浸式體驗。高清一體機、觸控一體機等多媒體設備作為傳統展陳內容的動態延伸,拓展展覽的信息量。
廣泛參與打造黨史學習教育陣地
為全面展示大興百年黨史的光輝歷程,大力營造黨史學習教育的深厚氛圍,展覽面向全區各單位、部門及社會各界廣泛征集展覽材料,共征集到圖片4636張、文字4500萬字、視頻257個,最終精選出圖片242張、形成展綱3.2萬字,剪輯視頻10個。開展后,還將邀請離退休老干部參觀展覽,有序組織全區各單位、各鎮街集體參觀,設置青少年講解崗,鼓勵中小學生爭做紅色講解員,掀起革命歷程見証者、社會發展建設者、開拓未來接班人老中青三代全覆蓋,黨員群眾廣泛參與的活動熱潮。
本次展覽將成為激發愛黨愛國熱情、凝聚人民力量、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陣地,不斷增強廣大黨員干部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和行動自覺,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為大興建設發展積蓄磅礡力量。
創意地圖再續大興文化之旅
此次展覽特別為觀眾准備了精美伴手禮,參觀展覽並轉發朋友圈可現場領取《大興文化手繪地圖》。這份地圖採用手繪方式,直觀再現大興23個地標及文創園區、15個旅游景點及主要公園、45個重點博物館及非遺技藝、7個文物遺址、20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7個駐區教育機構、特色書店影院等文化設施,是一份寶貴的區域文化導覽圖和文化建設歷史資料,為觀眾開啟一段文化之旅。
展覽由中共北京市大興區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主辦,中共北京市大興區委宣傳部、中共北京市大興區委組織部、大興區史志辦、大興區文化和旅游局聯合承辦。展覽將持續到年底,公眾可免費預約參觀,預約通道計劃於7月1日正式開放,地點在大興區體育中心二層回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