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春,京郊農村試辦了10個農業生產合作社,加上先期建立的供銷社和信用社,時稱農村“三社”。在供銷社和信用社收歸國營之前,這“三社”都是由農民集資入股、直接參加管理,各社既保持獨立核算、自負盈虧,又互相配合、密切合作,構成了有中國特點的農村社會主義的經濟組織。
為什麼要發展農業專業合作社
1952年是我國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最后一年,是京郊農村完成土地改革以后的第三年,也是中共中央通過並試行《關於農業生產互助合作的決議(草案)》后的第一年。《決議》(草案)中指出:“農民在土地改革基礎上所發揚出來的積極性,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個體經濟的積極性,另一方面是勞動互助的積極性……這種勞動互助是建立在個體經濟基礎上的集體勞動,其發展前途就是農業集體化或社會主義化”。
這10個農業生產合作社分布在北京的5個區,即豐台區黃土崗村殷維臣農業生產合作社和陳留村劉慶常農業生產合作社(均為菜區)、海澱區東冉村劉廣倫農業生產合作社(菜區)和東北旺村王岐山農業生產合作社(半菜半糧區)、石景山區八角村梁貴農業生產合作社和楊庄於貴農業生產合作社(均為糧棉區)、南苑區瀛海庄曾昭佐農業生產合作社和姜場村劉洵農業生產合作社(均為糧棉區)、京西礦區何各庄何振農業生產合作社(糧區)和深山區黃塔村楊永山農林牧生產合作社。
這些社一般都有兩年以上辦互助組的基礎,有黨、團員骨干,又是在自願互利的原則上組成的。
這10個社分配形式各有不同,可分為四種類型:一是土地不分紅、實行完全按勞分配﹔二是土地入股、按查田定產之固定產量三成或四成分紅、其余部分按勞分配﹔三是土地入股、按當年土地的收獲量三成或四成分紅,其余部分扣除一切費用后按勞分配﹔四是實行土地入股、按土地和人頭比例分紅。
這10個被批准試辦的合作社總體來說規模比較小,共計103戶,其中最大的八角村梁貴合作社為23戶,最小的黃塔村楊永山合作社隻有5戶。與如今動輒成百上千戶的合作社相比那真是小巫見大巫。
解放初期,郊區農村除了城區附近的村子以種商品菜為主外,其余均以種植糧、棉為主,仍然保持著“吃啥種啥”的傳統習慣。隨著國民經濟的恢復和首都市場的需要,農民們也親眼看到蔬菜、花生和白薯等經濟作物既好賣、又賺錢,才逐漸由“吃啥種啥”轉變為“啥貴種啥”。然而種菜要比種大田作物的投資大、用工多、技術性強,在當時,種大田作物一般是旱地,而種菜必須把旱地改為水澆地,再進一步細加工改為菜田。這就需要投入相當可觀的資金和勞動力,這是個體小農經濟,尤其是貧、下中農所無法辦到的。
農業生產合作社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出現的。
當時發展農業生產合作社的優勢在哪裡?
地盡其利
農民在單干時,土地少、經營規模小,傳統習慣是“吃啥種啥”,很難做到因地制宜地種植各種作物。成立合作社以后,由於實行土地入社、統一經營、統一安排種植計劃,人們可以根據土質情況,適合種什麼就種什麼,所以能夠做到地盡其利,發揮土地增產潛力。
梁貴農業生產合作社,23戶農民在單干時,家家戶戶以種谷子、玉米為主,成立合作社后,把一部分沙土地改種花生和白薯,其余土地則因地制宜地安排了玉米、谷子、高粱等糧食作物,第一年就取得了全面增產,比1951年增產48.7%。
社員收入普遍增加,對入社的軍烈屬也照顧得很好。一位志願軍的祖母、70多歲的梅老太太,把土地入社后,由社裡“包耕包產”,秋后她一人分得2300多斤玉米,還添置了新衣服、新被褥。
人盡其才
在舊社會,農業生產技術,尤其是種菜技術一般不外傳。成立合作社以后,社員為了共同的經濟利益,大家經常交流技術經驗,有些老農民把“絕招”也拿出來了。
殷維臣農業生產合作社通過互相交流經驗、取長補短、各盡所能,對土豆和大白菜從播種到收獲,總結出一套比較完整的技術操作規程,當年社裡取得了豐收,並創造了全市的高產紀錄。
由於他們的產量超出當時郊區這兩種作物一般產量一倍至兩倍左右,所以第二年就由政府推廣到其他菜區。
物盡其用
農民在單干時,一家一戶的物力財力有限,有些農民即使添置一些生產設備,但由於其生產規模的限制,也不可能充分得到利用。比如有的農戶打一眼井,本來可澆地30畝,而他隻有十幾畝耕地,這眼井的灌溉能力就得不到充分利用。而農業生產合作社能做到資源共享,物盡其用。
黃土崗村在1952年秋后進行了評比驗收,看合作社和單干戶誰的大白菜長得好。單干戶殷富和是全村種菜的好手,便由他牽頭評比。於是挑了他一塊最好的地,經過丈量土地和過秤,平均畝產7500公斤大白菜﹔殷維臣合作社挑選一塊中上等的地,平均畝產8500多公斤,最好的畝產達到9000公斤。殷富和在事實面前,才點頭服氣了。
統一使用資金,經濟實力強大
單干農民在擴大生產時,往往遇到資金不足的困難,即使是比較富裕的農民,要想單獨興建幾間溫室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可是組織起來以后,尤其是成立合作社以后,由於統一使用資金,經濟力量強大,便有可能加快生產的發展速度。
黃土崗殷維臣合作社建社前的8戶農民沒有一間溫室,而在建社的第一年秋后,就籌集資金興建了27間溫室、進行冬季的細菜生產,這是單干時所不可想象的。
有了初步的分工分業,從事多種經菅
農民在單干時,由於生產規模狹小、生產條件簡陋,所以一般的隻能從事種植業和小規模的家庭養殖業﹔而在成立合作社以后,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各方面條件的改善、勞動效率的提高,便出現了分工分業。
開始時由大田組中分出蔬菜組,繼而從種植業中分出飼養業和副業。一些有條件的合作社還辦起粉坊、豆腐坊和豬場。
八角村梁貴合作社發揮他們的地理優勢,專門成立了副業組,常年刨干土、挖沙子,用副業收入添置生產設備,促進農業生產發展。
分工明確,協同合作
過去到了蔬菜上市旺季,每家每戶至少需要一人上市賣菜,即使摘一百斤西紅柿也要一人送到市上去賣,可是越是到農忙時,田間管理和採摘蔬菜的活茬越多,人力明顯不足﹔成立合作社后,由於實行統一核算、統一分配,即使一天採摘二千斤蔬菜,有一人趕著一輛大車也能上市了。
這樣,不僅大大節省了勞動力,更重要的是解決了菜區互助組中的一大難題,即集體勞動和個體經營之間的矛盾,從而為菜區農民探索出一條發展生產、共同致富的道路。
京郊農村第一年試辦的10個農業生產合作社,普遍取得了增產增收效果。根據10個社年終決算的統計,平均比上一年增產42%﹔103戶社員的收入,平均比上一年增加51.8%。
時至今日,最初的10個合作社中的大多數村庄都已經隨著城鎮化進程而成為城市的一部分,但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卻已在農村扎根、開花,合作社辦得越來越紅火,據統計,截至2020年8月,全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總數超過220萬家、農民合作社聯合社10273家、農民合作社成員6682.8萬個,合作社已成為引領農民參與國內外市場競爭的現代農業經營組織、帶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抓手。
資料來源:《京郊試辦第一批農業生產合作社》
祝遵璜《北京黨史》1990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