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非遺技藝進校園 傳統文化慶六一

2021年05月31日17:05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孩子們現場感受王致和腐乳制作過程。(主辦方供圖)

人民網北京5月31日電 (尹星雲)親自動手印一張木版年畫、剪一張剪紙作品……今天下午,多位非遺傳承人帶著非遺技藝,走進北京市東城區東四九條小學,給孩子們帶來一個寓教於樂、充滿傳統文化氣息的兒童節。

活動一開場,國家級非遺口技項目代表傳承人方浩然的一段口技“百鳥朝鳳”讓大家仿佛來到了百鳥園,接下來的各種動物叫聲更是讓孩子們歡笑聲不斷。北京非遺傳承人“天橋壇子周”周仁喜的耍花壇絕活兒,大家看得緊張又驚喜,現場數次響起掌聲。京味兒畫家楊信帶來了自己繪制的畫作《王致和非遺故事》,還給孩子們講起了這座古老城市中的故事。在場的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很多孩子說,自己的家就在東四的胡同裡,“胡同裡雖然都是老房子,但是經過改造,我們的生活越來越便捷,環境越來越優美。”

孩子們在為木版年畫“王小和”圖色彩。(主辦方供圖)

耳濡目染之后,就是孩子們最喜歡的動手環節。北京泥彩塑第五代傳承人張忠強為孩子們講解了兔兒爺的制作、著色技藝,不少孩子躍躍欲試。一張紙、一把剪刀,國家級非遺剪紙項目傳承人劉曉迪用簡單的工具,就帶領孩子們剪出各種美麗的圖案。

北京老字號王致和也變得“年輕”起來,卡通形象“王小和”出現在了木版年畫、泥彩塑和剪紙作品中。在接下來的環節中,國家級非遺項目王致和腐乳釀造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就將王致和腐乳磨豆、鹵水點豆腐、搓毛、紅曲灌漿等制作過程一一向孩子們展示,不少孩子還親自參與到其中,親自體驗這種有著300多年歷史的食品的制作過程。

國家級非遺剪紙項目傳承人劉曉迪帶領孩子們剪出各種美麗的圖案。(主辦方供圖)

北京市東城區東四九條小學德育主任郭京京告訴記者,六一兒童節是孩子們的節日,將非遺引進學校,把這份文化大禮送給孩子們是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情,希望孩子們在聆聽、體驗、互動的過程中感受傳統文化底蘊的深厚,希望以這樣特殊的形式將愛國之情浸潤在每個孩子心中。在場的多位非遺傳承人表示,能將非遺技藝展示給學生,隻有孩子們了解、體驗、熱愛非遺和傳統文化,才能讓非遺技藝在未來有所傳承和發展。

京城老字號王致和相關負責人表示,包括王致和在內的非遺技藝今后將走進更多的學校、社區,不僅可以進一步擴大老字號的知名度,還可以讓更多人了解到非遺技藝的傳承與匠心,讓更多人更深入了解老字號的知識,感受非遺的魅力。

(責編:孟竹、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