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宣傳文化引導基金資助、北京市文聯“回天題材”文藝創作項目之一的話劇《喜相逢》,近日召開第一次劇本研討會。北京市文聯主席陳平,北京市文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陳寧,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原院長、國家一級編劇歐陽逸冰,著名劇作家、電影導演龔應恬,北京劇協副主席、中國藝術研究院話劇研究所所長宋寶珍等專家,以及話劇《喜相逢》的編劇林蔚然、王人凡,導演李伯男,制作人林芝等主創就劇本展開研討。
研討會上,各位領導、專家充分肯定了話劇《喜相逢》目前的立意與基礎架構,同時對作品寄予了深切厚望,認為作品已展現出極佳的文本品相,在進一步的打磨與提升后,有望成為具有示范性的新京味話劇。
話劇《喜相逢》在內容上圍繞“回天行動”計劃實施頒布三年以來,普通居民的生活、情感、認識的變化展開。其中,編劇以獨特視角選取了年輕群體的創新、創業故事,以他們的情感經歷為核心,結合老中青三代視角,折射出新時代下新老北京的傳承,以及交替和傳承帶來的期待和展望。故事在結構上採用分步拓展的形式進行舞台敘事,以天通苑某小區市政自來水接入改造為事件核心線索,以其他“回天行動”中包含的相關事件為副線,將矛盾沖突串聯起來。作品於去年10月完成劇本大綱,目前已完成一稿。
全劇一改過往傳統京味兒話劇中多見的胡同視角,將故事置於更廣闊的北京天地之間,力圖把握住當今北京生活中最富有變化、最為廣大觀眾所關注的——新北京的建設。從老北京的胡同到天通苑地區的樓宇,既是創作思路的開闊轉變,也是新老北京的喜相逢﹔展現的是老北京寶貴的優良傳統與新北京蓬勃向上的新時代活力。
文/本報記者 郭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