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紅色地標 共享文旅大餐

中國旅游日北京分會場“雲追”紅色記憶

2021年05月20日08:49  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打卡紅色地標 共享文旅大餐

  5月19日,一年一度的“中國旅游日”北京市分會場活動如約而至。持續抓好疫情常態防控,今年旅游日北京分會場活動採用“雲游”形式,由金牌導游作為“外景雲游講解人”,帶領網友們在線欣賞北京的初夏風光。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為慶祝建黨百年,今年特別設立了“紅色之旅”主題,在百花初綻的時節,來到平西抗日戰爭紀念館、紅色背簍紀念館等紅色景點,重溫革命先烈奮斗故事,追憶那段崢嶸歲月。

  ●紅色之旅

  秀美山河深藏紅色精神

  北京是紅色文化資源重要的聚集地和傳承地,擁有彌足珍貴的革命史料和紅色印記。這些“記憶”如今與秀美山河相結合,成為了優秀的旅游資源。旅游日當天,金牌導游帶著網友們來到了北京房山區的平西抗日戰爭紀念館和紅色背簍紀念館。

  平西抗日戰爭紀念館位於十渡風景區內,記錄著晉察冀抗日的光輝故事。紅色背簍紀念館脫胎於著名的“紅色背簍精神”。講述的是,上個世紀60年代,第一代“背簍人”、共產黨員王硯香經常帶領供銷社職工,背著沉重的背簍,不管風霜雨雪,常年堅持翻山越嶺為群眾送貨的故事。

  “紅色之旅是一場沉浸式體驗,聽革命故事,看北京生態文明建設成果,我們還將同時向北京市民推介十條北京精品紅色旅游線路,供出游選擇。”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今年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將重點整合紅色文化旅游資源,深挖紅色文化,讓昔日的革命搖籃成為今天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黨史教育基地。

  ●尋美之旅

  首都高質量發展結出“惠民果實”

  黨的十八大以來,北京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為五色精心“著墨”,以首善標准推進各領域高質量發展。在文化旅游領域,加速北京中軸線申遺,建設三大文化帶,盤活鄉村旅游資源,推動鄉村振興。旅游日雲游活動聚焦中軸線、大運河以及鄉村民宿,共同見証首都高質量發展的惠民成果。

  北京中軸線是文化底蘊與旅游景點融合的代表旅游線路之一,也是北京市重點打造的文化遺產探訪線路之一。在金牌導游的帶領下,沿著中軸線開始了一場名為“尋花”的雅賞之旅。景山公園裡有“花開時節動京城”的牡丹花海﹔俯瞰故宮,慈寧宮花園裡芍藥爭艷﹔遠眺北海,瓊華島上桃花映白塔﹔步入宋慶齡故居,西府海棠繁花勝雪。而走進五道營胡同,設計師工作室、咖啡館、西餐廳悄悄融入老北京胡同的煙火氣息,以人為本的街區更新計劃成果初顯。

  長城文化帶、大運河文化帶、西山-永定河文化帶被譽為北京的“城市之魂”。“十三五”時期,北京市圍繞建設“三大文化帶”,打好文旅融合牌。如今,通州大運河沿線已經成為融都市旅游、時尚休閑、生態觀光、文化研學等為一體,面向世界的中國大運河文化核心體驗游憩帶。運河游船從北出發,一路南下,經過北京宋庄藝術區、城市綠心森林公園、張家灣古鎮的蕭太后橋(今更名為通運橋)等景點,沿途串聯運河故事,領略北京城市副中心生態風光。

  此外,通過鏡頭,網友們還一起欣賞了京郊民宿之美。京郊游、田園行盛起,原本無人問津的鄉村小院,變身為大隱於市、隱居鄉裡等高端民宿,講述鄉村故事,盤活鄉村經濟。

  ●冬奧之旅

  助力開拓體育休閑游新業態

  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舉辦在即,帶有冬奧元素的景點成為大眾文化旅游的熱門去處。為推動“體育+旅游”多元發展,打造城市旅游新名片,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還精心設計了一條冬奧觀光之旅。

  搭乘“開往春天的列車”——S2線,穿越“關溝七十二景”,途經北京世園公園,來到了冬奧延慶賽區。金牌導游介紹了冬奧延慶賽區建設情況,並引導參觀了有冬奧特色的大隱於市、小隱輕奢、海棠源等優質民宿。在首鋼遺址公園,雄偉的滑雪大跳台中心、網紅打卡地三高爐和工業風星巴克,都撩撥起網友們的“冬奧游”熱情。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也多措並舉,刺激體育休閑游和冰雪消費。

  目前,北京已發布30余條冰雪旅游線路,涵蓋冰雪節慶體驗、冬季中醫養生、冰雪自駕休閑、冬日皇城民俗、冰雪紅色旅游、冬季美食購物、冬季冰雪游學、冰雪文博演出、冰雪家庭親子、冰雪冬奧體驗等內容。通過這些冰雪旅游線路,游客不僅可以體驗到上冰、上雪的樂趣,還能夠欣賞當地著名旅游景觀。

  ●持續升溫

  五一迸發文旅產業“小高峰”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逐步平穩后,文旅產業也慢慢復蘇。今年五一,北京假日經濟強勁崛起,安全接待游客842.6萬人次,同比2020年增長81.9%﹔旅游總收入達到93億元,同比2020年增長1.2倍。

  “今天五一,紅色旅游和鄉村旅游成為熱門。”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說,“各類公共文化活動也圍繞紅色主題展開,豐富了市民群眾的假日文化生活。”數據顯示,今年五一假期,北京市16個區紅色旅游景區游覽人數198.7萬人次,成為假日旅游的一道靚麗風景線。鄉村游累計接待游客382.5萬人次,同比2020年增長4.7倍﹔營業收入49841.2萬元,同比2020年增長5.3倍。

  在文化活動方面,五一期間,全市共組織開展各類文化活動670項、1474場,參與市民群眾約431.68萬人次。《鳳還巢》《潞安州·八大錘》《鎖麟囊》等18台22場經典傳統戲曲分別在長安大戲院、梅蘭芳大劇院等劇場上演,讓戲迷們過足戲癮﹔12台17場紅色題材劇目輪番登台,慶祝建黨100周年。此外,市屬文藝院團在假日期間帶來29台76場演出,集中展現了首都精品劇目藝術創作成果。

  “5·19”中國旅游日再次為北京市文旅產業注能。圍繞“中國旅游日”,北京市各類優質文旅活動和惠民旅游政策也“扎堆”亮相。其中,“故宮以東 城市盲盒”文旅促消費活動、北京歡樂谷國潮文化節、穿古裝免費游長城等36項活動,點燃出游熱情。北京各區鄉鎮和景區也結合自身實際,推出了景區降價或免費、旅游助老助殘等36項惠民政策。

  城市綠心森林公園

  S2線“開往春天的列車”在居庸關花海中駛過

(責編:鮑聰穎、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