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軌道交通是現代大城市交通的發展方向。發展軌道交通是解決大城市病的有效途徑,也是建設綠色城市、智能城市的有效途徑。
作為國內最早從事地鐵運營的企業,北京地鐵公司經過50年的發展,所轄線路發展到16條,客運量分別佔全市軌道交通和公共交通的81%和45%。近年來,北京地鐵公司不斷推進更高水准建設“平安型地鐵”、“人文型地鐵”、“高效型地鐵”、“節約型地鐵”、“法治型地鐵”和“創新型地鐵”,提升運營管理和服務水平,推動首都地鐵高質量發展。
從今天起,北京日報開設專欄《暢通北京,讓首都更美好》,聚焦“六型地鐵”建設過程中的點點滴滴。
上午10點,剛剛忙完早高峰的房山線列車回到車輛段,兩位身穿防護服,全身包裹嚴嚴實實的消毒工作人員便背著消毒噴壺,從車尾開始向前進行消毒作業。車頂、通風口、地面、座椅,每個角落都不能遺落。每輛從運營線上回庫的列車,要經過5次像這樣的全面消毒,才能回到線上進行運營。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北京地鐵嚴格落實車站、車廂消毒通風。針對地鐵大客流特點,制定實施“五步法”列車車廂消毒程序,提高乘客常觸部位消毒頻次﹔車站、車廂實施100%新風模式通風,確保站車環境的衛生安全。165座大客流車站安裝459套紅外測溫儀,每站設置隔離區,對體溫異常乘客臨時隔離,並及時送醫處理。針對確診病例行動軌跡,及時組織對相關線路站車環境採樣檢測,檢測結果全部為陰性。內部員工加強自身防護和健康監測,實現了乘客“零傳播”,員工“零感染”,為首都疫情防控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2020年冬天,針對國內局部地區的聚集性疫情,北京地鐵加快布設口罩售賣機。2020年11月中旬,首批10台口罩售賣機亮相,到12月10日,所轄線路所有車站就實現了全覆蓋,平均每座車站布設2台以上。如今,每天約有1200余名乘客在車站內買到了口罩,滿足了乘客防護需求。
作為公共服務類企業,安全穩定是企業的第一責任。北京地鐵把首都“四個中心”建設的安全保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突出樹立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堅持建設共建共治共享、共治精治法治的安全工作格局,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工作方針,按照“抓小防大、安全關前移”、“安全運營、管理是關鍵”等一系列“超前防控”的安全管理理念,強化共治理念。“十三五”時期,北京地鐵累計安全行車裡程達到19.34億車公裡,兩次延誤5分鐘以上事故間平均列車公裡,由384萬車公裡提高到1910萬車公裡,安全可靠度保持世界領先水平。
“十四五”時期,北京地鐵將進一步優化安全管控手段,著力建設“平安型地鐵”強化精治理念,全面實施運營管理和服務信息化、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加強網絡化故障搶修體系建設。加強安全文化建設,進一步提升安全管控標准。積極應對公共安全挑戰,構建並試點基於乘客信用體系的智慧快速安檢新模式,不斷完善、強化由“人、機、環、管”四大要素和“治、控、救”三道防線組成的“矩陣式”安全管控體系,提升首都地鐵安全服務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