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起 北京市屬11家公園正式實施延時開放

2021年04月29日11:47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人民網北京4月29日電 (池夢蕊)自今日起,北京市屬11家公園正式實施延時開放,開園時間為早6時,止票、閉園時間延后半小時至1小時,共計70處園內景區景點同步延長開放時間。“五一”假期即將到來,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提示游客:市屬公園開放時間延長,呈現早間、晚間多重景致,請提前預約購票並按預約時段入園,錯峰游園更舒適。

“五一”假期,頤和園、天壇公園、北海公園等北京市屬公園繼續實行預約、錯峰、限流措施,以促進公園游客量均勻分布,確保節日游園的安全舒適和良好體驗。市民和游客可通過“暢游公園”微信預約平台及頤和園、天壇公園、香山公園、北京動物園這4家公園的微信預約平台,分四個時段預約購買公園門票。入園時,須提供購票人的身份証原件,實名驗証入園。

按照往年游客接待高峰和疫情防控期間的游園數據分析,今年的“五一”游園高峰預計將出現在假日中間期,也就是5月2日、3日、4日。市公園管理中心倡議市民和游客自覺遵守防疫規定,錯峰綠色出行,科學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文明觀景游覽。

傳承紅色基因 公園紅色游正當時

在建黨100周年到來之際,市公園管理中心發揮公園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精神文明建設陣地作用,結合黨史學習教育,豐富香山革命紀念地(舊址)、頤和園益壽堂、陶然亭公園高君宇烈士墓、北京植物園“一二·九”運動紀念地、玉淵潭公園中國少年英雄紀念碑等紅色景點講解,提供紅色課堂、黨團員主題日等服務,為游客市民帶來公園中的紅色故事,感受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和紅色革命精神。

暮春盛景 五月的鮮花聯展

晚春時節公園中的花卉色彩斑斕。假期中,玉淵潭公園魯冰花、景山公園牡丹晚花品種“海黃”“黑豹”“綠香球”和早花芍藥品種“粉玉奴”“仙女”“火焰”等進入盛花期,天壇公園百花亭周圍2000余平米的牡丹、芍藥競相開放﹔北京植物園歐美牡丹、早花芍藥以及紫藤、流蘇、珙桐、鵝掌楸等花事不斷﹔香山公園8000株、近400平方米的花毛茛爛漫,紅、粉、黃、白等顏色艷麗﹔頤和園的古楸樹花開似錦﹔還可以到中山公園探尋傳統蘭展,包括紅舌虎頭蘭、墨蘭葉藝品種及兜蘭等。

首展亮相 探尋公園文化空間

1日至3日,天壇公園中和韶樂再次開啟現場演出。經過升級改造的天壇神樂署凝禧殿,也重開大門迎客,將首次為游客帶來新排練的明代祭祀和宮廷宴饗曲目。中國園林博物館推出中國園林“多維度”系列展,首展《窗,園林的眼睛》節日期間向觀眾展示館藏的古代、近代花窗,結合古代書畫中“窗”的元素以及館內原有陳列,展現園林窗景的縮影。“五一”假期亮相的公園文化展覽還有景山公園《紫禁之巔歷代名人牡丹書畫藝術展》、北海公園《畫舫齋景區歷史文化展》、紫竹院公園《龍泉青瓷五人精品展》和《當代花鳥畫名家五人展》、玉淵潭公園《生態科普攝影展》等。

立夏游園 感悟萬物自然

值得一提的是,5月5日將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夏”節氣,標志著夏天的開始。市屬公園中動植物種類資源豐富,生態環境為游客自然觀察提供了絕佳的場所。“五一”假期,市屬公園17項“自然科普”活動帶領游客徜徉公園,探訪園林精靈、領悟方寸乾坤,迎接初夏的到來。

“五一”假期,天壇公園立足中國古建筑和傳統名花、特有鳥類,每天都開展科普體驗活動,如:將天壇瓦當紋飾結合傳拓技術,制作瓦當團扇﹔賞析牡丹和芍藥的形態區別,完成自然筆記﹔觀察留鳥、旅鳥的形態特征,彩繪陶瓷模型等。景山公園邀請資深攝影師,為親子家庭講解如用手機拍攝牡丹花藝術照。北京植物園帶領親子家庭在臥佛寺學習古樹植物學特征,繪制自然筆記。中國園林博物館圍繞中國傳統建筑文化、香文化、茶文化等舉辦園林體驗活動,帶領學員觀察、寫生、體驗、拼插和動手勞動,抓住春天的“尾巴”。

據了解,為確保“五一”假期市民和游客安全游覽,市屬公園實施入園安檢,共成立11處客流管控工作指揮部、32個分指揮部,劃分91個巡查網格,明確227處易發生游客聚集重點區域,安排約3000人次職工和1200人次公共文明引導員加強文明游覽引導。落實“一米線”、設施消毒等疫情防控舉措,重點加大門區和園內游覽的動態調控,遇客流高峰將適時啟動疏導預案,最大程度避免游客扎堆聚集。

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服務管理處處長繆祥流提示:“五一”假期,預計到市屬公園游覽的游客會較多,預約購票游客須按預約時段前往公園,持年月票游客及各類政策性減免人員請錯開公園的高峰時段。游園過程中,請遵守疫情防控管理規定,配合測溫驗碼,科學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配合公園工作人員的疏導管理,文明有序觀覽。

截至今天8時,頤和園1日至4日的門票已經約滿,5日票量已預約25%﹔天壇公園2日票量已預約66%,其余時段充足﹔其他公園的票量都很充足。

(責編:鮑聰穎、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