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歲老場館展露“新顏” 首都體育館打造“最美的冰”

2021年04月07日09:57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人民網北京4月7日電 (董兆瑞 尹星雲)日前,“相約北京”冰上項目測試活動在首都體育館舉行,這也是首都體育館完成冬奧場館改造后的首次亮相。北京2022年冬奧會期間,首都體育館將承擔短道速滑和花樣滑冰項目的比賽。

首都體育館改造后亮相。人民網 尹星雲攝

首都體育館建成於1968年,運行至今已有53年的歷史,是新中國建設的第一座現代化體育場館,也是北京功能最多、適用范圍最廣的體育館之一。這裡曾見証了1971年中美乒乓球友誼賽、1980年美國花樣滑冰隊訪華、2008年北京奧運會排球比賽等諸多中國體育重要時刻。而此次,首都體育館再度轉換身份。作為北京冬奧會冰上項目的比賽場館,這座歷史悠久的體育館進行了大面積改造,打造“最美的冰”。

千平巨型投影屏幕打造“最美的冰”

“老場館、新變化、高科技。”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常務副主任、首都體育館運行團隊主任丁東用9個字來形容這座改造一新的體育館。他介紹,首都體育館升級改造主要包括照明系統、燈光系統、無障礙座席、制冰系統、場館恆溫恆濕等五大方面。其中,最讓人眼前一亮的是新增的天幕和環屏,首都體育館採用了最新的聲光電技術,竭力打造“最美的冰”。

首都體育館千平巨型投影屏幕打造“最美的冰”。人民網 尹星雲攝

據了解,通過在場館頂部採用鋁合金框架結構,懸挂36個37平米的網格膜,從而在場館的頂部形成一個1332平方米的巨型投影屏幕,同時,在場地四角分別布設激光投影儀,將絢麗的燈光與優美的畫面投影至場館頂部的屏幕,當運動員在冰面上盡情舞動時,仿佛置身夢境一般。“最美的冰”不但可以在冬奧會花樣滑冰和短道速滑賽時營造夢幻的競賽體驗,也為賽后吸引群眾性冰雪運動體驗提供優異的運動氛圍和觀眾視覺引導。

首都體育館採用了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技術制冰,這項技術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最環保的制冰技術,碳排放趨近於零,冰面溫差可控制在0.5度以內。這種制冷相比較傳統方式效能提升30%,而且制冷非常均勻,不會出現各個部位溫度不一樣的情況。首都體育館對制冷過程中產生的余熱進行回收利用,每年可以節省100多萬度電,極大地提升了場館的綠色屬性。

此外,場內觀眾席也進行了改造,原有的1.8萬座調整至1.5萬座,“一方面,在現有基礎上把座椅加寬,讓觀眾觀賽更加舒適。另一方面,我們增加了80個無障礙觀眾座席,以便滿足不同人群的觀賽需求。”他說。

“一場兩用”實現快速轉換

與北京2022年冬奧會賽事安排相同,首都體育館在此次“相約北京”冰上項目測試活動中承擔花樣滑冰和短道速滑兩項比賽,且兩個項目比賽是穿插進行的。兩項比賽同用一個場地,但對場地的要求有所不同,需要快速“切換”,這成為首都體育館場地需要解決的問題。

工作人員正在進行制冰。人民網 尹星雲攝

“短道速滑需要冰硬,速度快﹔花樣滑冰則需要冰軟,冰刀能吃住勁兒。冰的厚度5公分,需要在此基礎上調節溫度,這也是測試活動一個重要內容。”首都體育館場館(群)運行團隊常務副主任蘭立說,“這次測試活動是一次難得的鍛煉機會,而且是唯一機會。因為短道速滑和花樣滑冰的賽事常年都單獨舉辦,計劃10月份舉辦的北京冬奧會測試賽也是兩個項目分開舉行,不存在一天之內轉場的測試機會了。所以這次測試活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測試機會,為明年2月份的冬奧會做好充分的准備。”

除了冰面外,場地的移動式保護墊也需要轉換。蘭立介紹,花樣滑冰的裁判都坐在冰場邊上,如果保護墊厚就會影響視線,因此短道速滑時使用90公分厚的保護墊,而花滑比賽時需換成25公分厚的保護墊。“防護墊的轉換我們也進行了演練,從演練的情況看還是比較順利的。一開始用時大概四五十分鐘,現在應該是三十分鐘就可以完成轉換。”蘭立說。

(責編:董兆瑞、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