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市共建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現場推進會召開

北京:瞄准國際一流 深化部市合作 力爭率先建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蔡奇王志剛陳吉寧李偉吉林張延昆參加

2021年03月22日07:53  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瞄准國際一流 深化部市合作 力爭率先建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本報訊(記者 祁夢竹 范俊生)3月20日,部市共建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現場推進會召開。市委書記蔡奇,科技部黨組書記、部長王志剛,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吉寧,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偉,市政協主席吉林,市委副書記張延昆以及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務院國資委、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教育部等中央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

  部市領導用一整天時間,先后來到科研機構、創業園區、高新技術企業等現場檢查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進展。上午,在國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學中心,部市領導察看自然大氣環境、多相流環境結構材料試驗裝置,要求服務國家重大科技任務,聚焦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發揮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作用。海澱留學人員創業園已累計孵化企業2700余家,其中有31家上市挂牌企業和一批掌握核心技術的企業。部市領導了解創業孵化空間運營情況,要求堅持服務賦能,優化創新生態,孵化一批創新能力強、成長性好的企業。在微軟亞太研發集團總部,部市領導察看人工智能、混合現實等未來科技應用場景,勉勵一流跨國企業加大科技研發力度,更多參與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共享“兩區”建設機遇。

  下午,部市領導來到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展示中心,察看創新成果展示,隨后就地召開現場推進會。蔡奇感謝中央部委長期以來給予北京工作的關心支持,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求是》雜志發表重要文章《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為建設科技強國指明了方向。我們要很好深刻領會,形勢逼人,挑戰逼人,使命逼人,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需要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中央明確提出支持北京等地形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正是著眼於“兩個大局”,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黨中央在科技強國建設中賦予我們的重大責任。從“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到“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雖然隻有一字之差,卻意味著要求更高、任務更重和責任更大。北京“十四五”開局如何,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是最重要標志。要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為引領,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更加自覺地站在“國之大者”高度來認識和把握,更加聚焦、集中發力,瞄准國際一流,深化部市合作,落實好戰略行動計劃,力爭率先建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蔡奇強調,要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著力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辦好國家實驗室,推動一批新型研發機構加入國家實驗室網絡。進一步推動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發揮好在京高校、科研單位、企業等創新力量作用,聚焦“卡脖子”技術,實施“揭榜挂帥”,加強基礎研究和協同攻關,推動實現更多“從0到1”突破。

  蔡奇強調,要強化“三城一區”和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主平台、主陣地作用,加強聯系合作、聯動發展。中關村科學城發揮領頭羊作用,強化原始創新策源地能力建設,抓好自貿區科技創新片區建設,打造全球數字技術供給源。懷柔科學城加緊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進度,爭取“十四五”更多國家大科學裝置落戶,打造世界級原始創新承載區。未來科學城深化與央企高校聯動合作,抓緊推進“兩谷一園”和生命科學園三期等項目建設。經開區推動中關村成果產業化先導基地實體化運行,積極承接“三城”科技成果轉化重大項目,抓好“20+”技術創新中心和“10+”產業中試基地建設,大力發展智能制造業。順義創新產業集群示范區抓好新能源智能汽車、航空航天等項目。推進“一區十六園”發展組團整合,打造特色產業園區。

  蔡奇強調,要堅持需求導向,大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打通科技和經濟融合中的堵點。堅持“三鏈聯動”,以創新鏈帶動產業鏈,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把科技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轉型,打造全球數字經濟標杆城市。大力推動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綠色智慧能源等產業集群式發展,積極謀劃發展量子信息、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衛星互聯網、機器人等未來產業。強化創新技術成果在城市管理、公共服務等方方面面的應用,抓好應用場景“十百千工程”,加緊推動城市大腦、智能環球影城、科技冬奧等重點任務。

  蔡奇強調,解決當前制約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障礙,最根本的還是要用好改革這個關鍵一招。中關村因改革而立、因改革而興,今后更好發展仍然要靠改革。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發揮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先行先試作用”,我們要進一步用好中關村這塊改革創新的“試驗田”,大膽探索,深化先行先試改革,擦亮中關村“金字招牌”。

  蔡奇強調,要大力推動國際交流合作,積極融入全球科技創新網絡。辦好中關村論壇,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家級開放創新重要平台。大力引進優秀科技人才和科研團隊,抓好國際人才社區建設。良好創新生態是激發創新活力的關鍵所在。要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組建創新聯合體,抓好創投企業、技術轉讓等所得稅政策試點。推進中關村科創金融試驗區創建。發揮大企業引領支撐作用,積極布局建設產業創新中心,加強共性技術平台建設。加大對創新型中小微企業扶持力度,推動各類創新服務平台、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等專業化發展,培育更多硬科技獨角獸企業、隱形冠軍企業。抓好知識產權交易中心建設運營。完善“服務包”“服務管家”制度,抓緊科技創新中心網絡服務平台建設。

  蔡奇要求,加強組織領導,形成工作合力。中央各部委進一步加強指導支持,做實做強北京推進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辦公室“一處七辦”,深化部市和央地協作。各區、各相關部門認真抓好任務實施,辦好各自的中關村科技園。各級領導干部要當好“后勤部長”,善於和科學家、科技人才交朋友,幫助解決實際困難,讓科學家心無旁騖搞科研。

  王志剛指出,部市協同推進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是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的重要舉措。科技部將會同北京市和北京推進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辦公室各成員單位,立足實現科技自立自強,共同擔起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責任和使命,加快打造創新型國家和科技強國的戰略支柱。要支持北京用好高校、科研院所和創新型企業等優勢創新資源集聚的優勢,聚焦重大需求優化科技資源配置,加快建設國家實驗室等戰略科技力量。支持中關村二次創業,開展新的改革探索,推行“揭榜挂帥”“賽馬制”等新型科研組織模式,形成一批新的改革經驗,示范帶動新一輪科技體制改革。支持北京從國家緊迫需要和長遠需求出發,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突出重點,聚焦關鍵,立足自身優勢明確科技創新的主脈絡,加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促進創新鏈和產業鏈協同發展。支持北京構建高水平國際化創新生態,從政策支持、法律保障、文化建設、服務體系等方面完善科研環境和創新生態,為科研人員、企業等各類創新主體的創新活動提供支撐,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創新高地。

  陳吉寧指出,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和對北京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決策部署和“十四五”規劃綱要,聚焦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任務,堅持國際水准、世界一流的要求,統籌用好國內國際資源,推進各類創新要素空間聚集。要善於運用我國現代工業體系門類齊全和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增強創新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促進技術迭代、創新加速,深入發掘數字經濟規模優勢,優化創新模式。統籌發展和安全,圍繞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加強創新人才培養,整合要素資源,做好服務保障。注重學習掌握相關領域知識,保持科技敏感性,提高推進科技創新能力,引導企業更多投入底層技術和硬科技研發,打造良好產業生態。強化企業精准服務,拓展人才寬度和厚度,營造公平發展環境。各區要加強協同聯動,結合企業發展階段性需求,積極做好承接轉化。搭建公共服務平台,鼓勵共享合作,優化配置資源,提高創新效率。培育敢為人先、寬容失敗的創新文化,加強應用場景建設推廣,促進創新與城市更新等重點任務有機融合、良性互動。

  中央有關部門和北京市領導林念修、李萌、王志軍、歐文漢、湯濤、任洪斌、張濤、何華武、高瑞平、崔述強、殷勇、張家明、莫高義、夏林茂、隋振江、靳偉,以及十六區和市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

(責編:董兆瑞、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