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幕大戲《人民至上》
由國家話劇院與西城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第六屆中國原創話劇邀請展,近日拉開帷幕。從全國范圍遴選出的22部優秀原創話劇作品參加展演,共同獻禮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22部作品優先安排京內演出
中國原創話劇邀請展創辦於2015年,是經文化和旅游部批准舉辦的一項全國性戲劇演出活動,今年已是第六屆。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本屆邀請展縮減規模,共遴選出12部大劇場劇目和10部小劇場劇目,將在3月至8月集中上演。邀請展將優先安排京內演出,視疫情防控情況,邀請京外院團攜佳作進京。
據國話院長田沁鑫介紹,本次邀請展呈現三個特點:一是參演作品以“獻禮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為主題,以戲劇的形式回顧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征程﹔二是邀請以抗“疫”為主題的戲劇參與展演,以鮮活的內容、多樣的形式反映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三是首次採取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方式,為觀眾烹制豐盛的“雲端”藝術盛宴。
展演劇目多角度反映變革
其中參與展演的大劇場劇目從不同角度反映百年歷史變革,描摹時代發展變遷。參演的革命歷史題材作品中,《父親·李大釗》通過刻畫偉人形象,再現了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李大釗的精神風范﹔木偶肢體劇《小兵張嘎·幻想曲》以百姓熟知的“小兵張嘎”為素材,帶領觀眾走進戰爭中一個孩子堅強又脆弱的心靈﹔《作家在地獄》再現1931年五名左翼作家遇難龍華監獄,女作家馮鏗在生命的最后15天裡如何改變命運的故事。
多部現實題材作品則通過普通人的視角,呈現日新月異的生活變化。《村裡新來的年輕人》描寫了鳳溪村村民在扶貧干部的帶領下擺脫貧窮、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故事﹔《金色的胡楊》根據新疆“最美村官”劉國忠的真實事跡改編,講述了他牢牢扎根新疆大地,以實際行動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春潮》以“浙江農民企業家”為縮影,描繪浙商創業奮斗史。
抗擊新冠疫情期間,全國戲劇人創作出一批反映全社會齊心抗“疫”的舞台藝術作品,此次邀請展從眾多優秀作品中遴選出三部呈獻給觀眾。除開幕大戲《人民至上》外,《鴿子》以一隻在南京和武漢兩個城市間往返的鴿子的視角,講述了許多動人的故事,表達了中國人民在災難面前不屈的脊梁﹔《北街南院》講述了一個北京四合院中發生的故事,家人、朋友、老街坊們通過疫情隔離期間的溝通,改變了人與人的情感,拉近了心與心的距離。
堅持公益性 最高票價不超380元
在小劇場話劇中,《胡同裡的他倆》通過一對老夫妻對以前生活的追憶,表達出對國家文化傳承的向往﹔《狗還在叫》探討了在科技介入生活,陪伴由遠程監控完成的時代,親情將發生怎樣的異化。
除新增線上展演單元,邀請展還將舉辦“我與大師零距離”交流活動,《父親·李大釗》《北街南院》《微光》《母親頌》四部作品將走進校園。此外,邀請展繼續堅持公益性、低票價原則,100元以下的低價票佔總票數50%以上,最高票價不超過380元。
文/本報記者 郭佳 攝影/本報記者 柴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