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萬名大中小學師生學黨史立遠志

2021年03月15日06:50  來源:北京青年報
 
原標題:300萬名大中小學師生學黨史立遠志

  門頭溝3.5萬名師生,以視頻直播的形式,同上“學黨史 悟思想 辦實事 開新局”主題黨課

  清華大學“初心一百年”主題實踐赴山東濟寧微山島支隊在鐵道游擊隊紀念碑前重溫入黨誓詞

  朝陽師范學校附屬小學的同學們在新學期寫下目標,明理勵志

  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

  學黨史 悟思想 辦實事 開新局

  用歌聲回顧黨的光輝歷程,用文字記錄時代英雄的事跡,用“腳力”領悟愛黨愛國精神……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新學期,一場貫穿全年的黨史學習主題教育活動在首都教育系統全面展開,300萬名大中小學師生學黨史、立遠志,用實際行動踐行報國初心。據悉,市委教育工委和市教委聯合組織的黨史學習教育活動將覆蓋全市每一名師生,線上線下、課內課外雙結合,積極推動學校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同頻共振”,引導廣大師生立志聽黨話、跟黨走。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本市大中小學依據本校特色,讓每位師生學黨史立遠志。

  錄制微黨課 專家進“課堂”

  全校師生同學黨史

  “學習黨史,了解過去才能把握今天,把握今天才能創造未來”……“黨史”內容在新學期中,成為各校學習的主題,並進入到教師、學生的課堂,不少學校通過上微課、請專家進校園等方式“講述”建黨百年的革命故事。

  在今年新學期的開學第一課,本市各區不少學校帶領學生們首先學的就是黨史。比如,中關村一小、雙榆樹一小都帶領全校師生觀看了有關黨史的短片,共同了解黨走過的100年光輝歷程。門頭溝3.5萬名師生、1200個班級日前也以視頻直播的形式,同上“學黨史 悟思想 辦實事 開新局”主題的黨課。東直門中學則將講“四史”、學“四史”常態化。在新學期還組織歷史、政治、語文等學科黨員教師錄制十分鐘以內的微黨課。朝師附小教育集團的黨員教師們利用國旗下講話的時間,為同學們講黨史,分享英雄故事,為同學們上微黨課。雙榆樹一小邀請抗美援朝志願軍的老兵、白衣戰士盧仲勤奶奶走進校園,分享她在戰爭時期的所見所感。盧仲勤奶奶鼓勵同學們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今后將自己的學習成果綻放在祖國的大地上。北京二十中將黨史設為初三學生歷史課程學習專題,帶領學生回顧黨的革命歷程、黨領導的建設事業以及黨的重要會議等。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學校還通過創設環境等方式,助力學生了解黨史,學習黨史。比如,北京舞蹈學院附中豐台實驗小學在班級文化建設中開辟“學黨史空間”,讓同學們在布置“學黨史空間”的過程中通過查找資料、編寫故事、分享感悟等形式,將黨的發展歷史內化於心。

  在大學校園中,學黨史氛圍更是濃厚。作為黨創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將學好黨史作為每一位師生的必修課,並在2021年全面廣泛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活動。比如,學校今年將策劃專題培訓,開展專題宣講、豐富黨課教育、組織實地研學,讓同學們“沉浸式”地學黨史,了解黨史。同時,學校還將在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高精尖創新中心舉辦“名師大家講黨史”系列網絡公開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同備一堂課”等活動,讓學生們在名師的引導下近距離接近黨史﹔此外,學校還將開設黨史書籍學習專區、黨史學習室並舉辦學習研討沙龍等,便於學生們開展自我學習。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全市層面一系列“講起來”的活動也將舉辦,專家學者、師生黨員、思政課教師等將通過鮮活生動的宣講和解讀,講好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奮斗圓夢的故事﹔全市教育系統每名黨員都將結合親身經歷和學習體會講授微黨課,引導師生感悟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

  唱革命歌曲、“雲游”紅色根據地

  領悟愛黨愛國精神

  “回顧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歷程,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每逢危難關頭、關鍵時刻,共產黨人總是沖鋒在最前,鮮紅的黨旗總是高高飄揚。從劉胡蘭到雷鋒,從焦裕祿到孔繁森,從錢學森到鐘南山,在抗疫第一線,在守衛祖國邊防的第一線,無數的共產黨員以他們執著的信念鑄就了我們民族的脊梁……”這是今年開學后,定慧裡小學六年級(2)班學生徐睿萱給全校同學們做的一場演講。類似於這樣學黨史的演講,新學期在定慧裡小學不定期地經常性舉辦。北青報記者了解到,舉辦宣講活動、唱革命歌曲、演音樂劇、看紅色連環畫……本市大中小學通過多種喜聞樂見的方式,讓同學們愛上學黨史。

  北京四中自1月起,推出了《黨史上的今天——每天一本小人書》特色欄目,根據黨史上的重大事件,每天推薦一本連環畫。比如2月1日,學校就推薦了連環畫《延安整風》,因為在1942年的2月1日,延安整風運動開始在全黨推開。“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同學們憶往昔崢嶸歲月,看今朝繼往開來。”學校相關負責人介紹。雙榆樹一小的同學們則在最近上演了一部原創音樂劇《韶山少年》,從孩子的視角集中表現一代偉人毛澤東少年時代的生活,展現少年毛澤東求學的艱難及勵志圖強的精神。

  東直門中學以班級形式,組織同學們選擇喜歡的黨史視頻片段,通過用自己的語言現場給視頻配音來學習黨史知識。學校相關負責人介紹,學校請同學們在《開天辟地》《紅星照耀中國》《上甘嶺》《風聲》《閃閃的紅星》五部作品中選擇片段進行配音。學生可以尊重原文,也可進行適當的創新。此外,該校還將舉辦“盛世歡歌慶華誕 初心久久頌黨情”慶祝建黨100周年主題教育系列活動。組織黨員干部、黨員教師、入黨積極分子、入黨發展對象用革命歌曲“快閃”的方式表達對黨的熱愛。在教室裡、校園景觀旁,同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用歌聲回顧黨的光輝歷程,謳歌黨的豐功偉績。並組織黨員干部、黨員教師、入黨積極分子、入黨發展對象錄制“獻給黨的一句話”祝福視頻,以獻給黨的一句話的形式,表達愛黨愛國心聲及對黨的百年華誕的深深祝福。

  朝師附小太陽星城校區高年級的同學以“拿起紙筆見字如面”的形式,向全體師生分享了寫給“天問一號”及科研團隊的科技工作者和“未來外太空”的書信,書信中真摯地表現出同學們對科學家辛勤工作的尊敬,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求知若渴的學習精神。

  此外,北青報記者還了解到,東直門中學還將結合疫情防控要求,到北京或全國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進行學習交流,增加實踐“腳力”學習,全方位領悟愛黨愛國精神。廣渠門中學也將概括總結曾經去過的紅色根據地,比如,北大紅樓、湖南長沙、河北平山縣西柏坡等,通過再次“雲游”的方式讓同學們了解黨史。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本市將組織“唱支歌兒給黨聽”百萬師生網絡歌詠比賽,大中小學生選取具有代表性的革命歌曲,在校內標志性建筑物前開展形式新穎的合唱,表達對黨的熱愛。本市還將征集一批弘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優秀共產黨員精神的話劇、舞劇、音樂劇等,通過線上線下展播,用文藝作品講好黨的故事。

  家長當導師

  講述身邊“英雄”故事

  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補充,充分利用家長資源為同學們講不一樣的“黨史”也成為各校的選擇。比如,北京舞蹈學院附中豐台實驗小學就開啟“家長客座教師大講堂”,請家長圍繞黨史、黨的發展故事、身邊的榜樣等為同學們帶來不一樣的“微黨課”。“這學期,我們將每個班請一位家長為孩子們錄視頻、講微課,全校17個班的17位家長的微課在新學期都將與同學們分享。”該校副校長胡春凝介紹。

  朝師附小教育集團也邀請到該校四(6)班曲珈儀同學的爸爸給全體師生上了一節生動的航天科技課程,讓大家感受新時代的愛國主義教育。據悉,曲珈儀同學的爸爸是一名航天系統部導彈預警專家組成員,2019年被航天系統部表彰為“文職新銳”最美航天人。同學們通過課程學習知曉了“天問一號”是中國的第一次火星探測,了解到中國的航天事業始於新中國成立之后,中國航天以“不可思議的速度”,演繹著中國航天史上一個又一個經典傳奇。同學們還將自己新學期的目標寫出來、說出來、貼出來,明理勵志,悅迎新學期。

  “做起來”踐行時代擔當

  本市在校生們用行動踐行初心

  踐行時代擔當,在“第二個百年”新征程上,本市在校生們用自己的行動踐行初心。在剛剛過去的寒假,在校團委的組織指導下,清華大學百余支實踐支隊、九百余名同學以“初心一百年”為主題、以黨課學習為重要指引開展了寒假實踐。他們分赴大江南北的紅色路線:有的支隊實地調研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的重大事件發生地,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有的回顧總結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奮斗歷程,在實踐中學習雷鋒、焦裕祿、王進喜等人的奉獻精神等。同學們在路上、在實踐中學黨史、明國情,不斷增強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和行動自覺,學會歷史思維,培養歷史眼光,增強歷史擔當。

  在新的春季學期裡,清華大學校研究生團委將聯絡其他兄弟高校青年宣講團,於3月至6月開展全國高校聯合黨史宣講系列活動,發布高校聯合黨史宣講倡議書。圍繞“學黨史 悟思想 辦實事 開新局”主題,清華將聯合其他高校的理論宣講社團開展系列黨史聯合宣講活動。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全市大中小學師生將積極參與建黨100周年各項活動和北京冬奧會服務保障工作,在親身參與中增進熱愛,自覺行動,勇擔時代使命。首都高校師生將聚焦服務首都“四個中心”功能建設,以個人學術專長開展調查研究,形成調研報告,為家鄉建設建言獻策。師生們將通過社會觀察、志願服務與生產勞動、創新創業實踐等,助力首都經濟社會發展。

  今年暑假,百名首都大學生將跟隨優秀基層黨員干部,採訪報道他們的感人事跡。本市還將推動全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與大中學校“手拉手”共建,組織師生黨員到各基地開展講解、宣講等志願服務工作,在服務奉獻中學習黨史知識。

  文/本報記者 武文娟 林艷 蒲長廷 劉婧 雷嘉

(責編:池夢蕊、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