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孫樂琪)今天是國際婦女節。愛美是女士永恆的話題,很多愛美的女士追求“美白”,期望有一種“美白針”能一針見效,還有人希望自己有一雙與明星“同款”的“卡通大眼”。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面頸部整形美容中心副主任醫師李芯提醒說,目前所有注射類美白產品都不靠譜﹔而“明星同款”下瞼下至術,公立醫院很少做。
“打了美白針,白沒白沒看出來,身體健康狀況倒是‘報警’了!”李芯最近接診了一名充滿困惑的患者,“我看了網上的推薦后,到醫美機構注射了幾個療程的美白針,之后就閉經了,這和注射美白針有關系嗎?”問診的成女士還不到30歲,李芯了解到,成女士注射的美白針主要成分為氨甲環酸,並且已經持續注射數月。“趕快把藥停了吧,這段時間先觀察觀察情況。”李芯向成女士解釋,氨甲環酸是一種凝血劑,通常在圍手術期作為止血藥使用。“氨甲環酸到底能不能美白,現在還沒有科學定論,可以確定的是,一旦大劑量注射,會造成血栓的風險。”李芯告訴成女士,她的症狀其實就是在藥物的作用下凝血功能出現了異常。
無獨有偶,前幾天李芯還接診了一位年輕的求美者小關,一進診室,小關就提出了做“全套”眼部整形手術的要求。除了常規的雙眼皮、開內眼角,她還強烈要求做下瞼下至手術。原來小關最近一直在追看某明星參加的綜藝節目,特別希望自己也能擁有明星的一雙“卡通大眼”。她從娛樂新聞中聽聞,這位明星為了使眼睛變大,改善眼形,曾進行過下瞼下至的手術。通過手術讓角膜下緣和外側鞏膜暴露出更多,可以讓眼睛更有神。聽了小關的要求,李芯認真檢查了她的五官條件,鄭重地拒絕了她的要求。
面對小關的不解,李芯耐心解釋:其實,下瞼下至手術的適應范圍非常窄,對眼部條件要求非常高。“一般情況下,下眼瞼遮住瞳孔至少0.5毫米時眼部形狀是最自然的,而下瞼下至手術會把眼瞼往下拉,雖然眼睛可能縱向更大了,但也可能會露出更多眼白,並不會達到變美的效果。”同時,下瞼下至手術還可能會帶來許多嚴重的並發症,如瞼球分離、眼睛干澀、迎風流淚、眼球發紅,長此以往極易感染結膜炎﹔甚至術后還可能出現下瞼退縮、下瞼外翻等情況,存在畸形的風險。“由於存在並發症風險,下瞼下至術在正規的公立醫院,醫生極少同意進行”。
李芯提醒,整形美容應該在安全的前提下進行,“首先要做到對健康沒有傷害,不能不管不顧,以犧牲保護性功能為代價來‘變美’。”她表示,如雙眼皮、去眼袋等手術都是常規的醫美手術項目,“希望求美者到正規醫療機構,盡可能在不受傷害的情況下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