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1月17日電 “長江上面有大橋,大橋邊上黃鶴樓,不管風雨有多少,臉上帶著笑……你笑起來真好看,像春天的花兒一樣。”在孩子們稚嫩的歌聲中,這首因疫情而改編的歌曲,將整場文藝展演推向了高潮。
11月15日下午,初冬已至,天氣微寒。新街口街道第四屆“家庭+行動”項目文藝展演在西城區文化中心小劇場舉行,中國婦女報社副總編金勇,中國兒童中心教育活動部部長朱曉宇,新街口街道工委書記王波,新街口街道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郭海龍,新街口街道工委副書記寇艷華,西城區少年宮主任王小慧以及轄區各界婦女代表,最美家庭代表,社區居民代表參加活動。家庭和促進鄰裡和,一家美帶動社區美。在孩子們的歌聲中,在鄰居們的快板聲中,在“最美家庭”故事的講述聲中,一場活動,溫暖西城。
訪談戰疫人物,編印《我在》圖書
記錄疫情防控溫暖瞬間
西城區少年宮陽光少年舞蹈團的師生們表演了歌舞劇《開學第一課》。該劇真實地反映了少年宮的教師在防控疫情中,一邊上好課,一邊做好社區值守。141天、282個崗位的社區值守,18周的課程、幾十萬人次的點擊率是他們的誓言踐行。
少年宮合唱團團員武俊極同學在活動現場演唱了《你笑起來真好看》和《草》。熟悉的旋律讓觀眾不禁溫熱眼眶。鐘南山院士以84歲高齡親赴武漢的畫面,新街口醫護人員王迪在武漢參與救治的場景,通過大屏幕再次浮現在人們的眼前。疫情期間,新街口街道積極發揮宣傳引導作用,訪談近百名戰疫人物,征集戰疫作品362幅,編印新街口戰“疫”群英譜《我在》,倡導廣大婦女和家庭主動參與社區疫情防控工作,記錄下疫情防控溫暖瞬間。
宣傳垃圾分類,融入鑼鼓快板
為基層治理注入溫暖力量
“藍色桶,是我的,專裝回收的垃圾,廢紙玻璃銅鐵錫,紙箱酒罐廢手機,凡是能夠賣錢的,統統放進我這裡。”台上,半壁街的八位居民說學逗唱,鑼鼓齊鳴。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自5月1日起正式實施。為此,新街口街道婦聯充分發揮最美家庭的示范帶動作用,倡導“最美家庭做示范、百萬家庭齊參與”的社會風尚。半壁街社區文藝隊積極響應、精心編排,將各種垃圾分類知識融入快板之中,做好垃圾分類宣傳者。
2020年,新街口街道婦聯堅持黨建引領,發揮婦聯優勢,引導廣大家庭圍繞疏整促、垃圾分類、文明行為公約、公益服務等積極參與基層治理,組織開展“小手拉大手”“黨建引領 垃圾分類在我家”等系列主題活動。全年組織動員街巷小管家及家長參與“小手拉大手 寒冬送溫暖”、“防疫有我 愛衛同行”、“小手拉大手 垃圾分類齊步走”、“我為綠色生活添彩”、“我的社區我的家 社區文明行”、“街巷小管家宣傳垃圾分類”等主題活動,共計開展149場,參與人次達到3000余人,為地區治理和發展不斷注入溫暖力量。
表彰“最美家庭”,開啟幸福訪談
為家風建設匯聚溫暖故事
今年,北草廠社區的齊嘯王迪家庭被評為2020年度“首都最美家庭”。當問到家庭的幸福秘訣時,齊嘯笑得特別爽朗,他說,相互理解,彼此扶持,妻子王迪在武漢前線救援時,他們一家人選擇為她做好堅強后盾。正所謂,后方穩定,前方穩贏,疫情面前是這樣,家庭當中更是如此。在訪談環節,又讓觀眾收獲了滿滿的溫暖與幸福。
按照北京市婦聯和西城區婦聯統一部署,2020年新街口街道婦聯在轄區開展了尋找“最美家庭”活動,活動注重尋找過程、吸引家庭參與,通過組織推薦、自薦、互薦等形式,挖掘身邊家庭典型,涌現出一大批和睦友愛、愛崗敬業、熱心公益、積極進取、綠色環保的典型家庭,全年共有35戶家庭被評選為新街口街道“最美家庭”,8戶家庭被評選為“西城最美家庭”,1戶家庭被評選為“首都最美家庭”。
據新街口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2020年,新街口街道婦聯以“家庭+行動”為依托,開展“引領·家庭風尚”“品味·家庭經典”“定位·家庭凝聚”“傳承·優良家風”系列活動,唱響“家庭主旋律”四重奏。旨在以小建大,從一家美,到社區美,最終呈現整體美,讓好家庭、好家教、好家風在新街口落地生根。
下一步,新街口街道婦聯將強化婦聯組織自身建設,立足婦女民生,切實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積極發揮婦女在社會生活和家庭生活的獨特作用,開展形式多樣的家庭建設工作。從家風建設切入,小家連大家,探索創新家庭參與社會治理的新模式,讓好家風溫暖更多群體、更多家庭。 (主辦方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