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強化常態化下的精准防控 助力復工達產

2020年07月18日17:15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人民網北京7月18日電 (記者 鮑聰穎)今天下午,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李素芳介紹,本輪疫情防控,為我們更好統籌下一階段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積累了經驗,增添了信心。下一步,我們將針對疫情形勢變化,抓住關鍵窗口期,堅持防疫在前,動態優化防控政策,強化常態化下的精准防控,助力復工達產。

完善政策機制。根據應急響應級別調整要求,結合典型案例分析情況,優化完善復工復產領域防控措施,動態更新工地、工廠、樓宇、餐飲、美容美發、快遞外賣、景區、酒店、圖書館、美術館等領域防控指引,織密防控網。進一步細化完善“暫不開放、有條件開放、自主開放”清單,按照國家有關要求,積極研究、有序推進低風險地區影劇院和演出、娛樂和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等場所的有序開放經營活動。搶佔疫情防控先機,探索建立復工復產場所環境檢測常態化機制,近期,我們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啟動了常態化環境檢測試點,按照“每日一檢、企業自採、每企5點、上門收樣”辦法,對園區樓宇、規上工業企業50家單位先行實施環境常態化檢測。

落實落細防控措施。繼續嚴格壓實“四方責任”,特別是強化企業主體責任的落實。一是督促企業完善方案,加大培訓。明確企業要以行業指引為基礎,根據企業特點,“一企一策”“一單位一策”制定個性化防控方案,完善防控管理制度,落實責任人,加大宣傳培訓,確保全員知曉防控要求、履行防控義務。二是加強員工健康監測。禁止員工“帶病上崗”,一旦發現員工出現發熱、呼吸道等症狀,如實報告、主動就醫。三是加強出入登記管理。充分發揮“北京健康寶”技術支撐作用,推動“掃碼登記”“憑碼通行”在復工復產場所的全面應用,將所有進出工作場所的人員納入風險管理,強化風險追蹤。四是指導員工做好個人防護。嚴格遵守戴口罩、“一米線”等要求,盡量減少外出特別是避免去人群聚集或空氣流動性差的場所,不扎堆不聚集。同時,強化執法監管常態化。通過“雙隨機一公開”的方式,督促各單位將測溫、驗碼、登記、控距、科學戴口罩、空調使用、通風、環境消殺等常態化防控措施落實到位。加強對高風險問題公示力度,確保信息及時公開、整改及時到位,切實起到警示作用。

加強重點場所和重點人群監管。推動“以案促改”,結合前期聚集性疫情案例開展倒查分析,及時修訂行業防控指引,堵塞防控漏洞,強化工地、工廠等重點場所和餐飲、保安、保潔等服務行業人員的常態化管理。強化環境消殺,要求加強會議室、衛生間、更衣室、員工宿舍等公共區域,電梯按鈕、水龍頭、門把手、樓梯扶手等關鍵部位,嚴格按指引要求,加大環境消殺。要求餐飲、食品加工等企業,做好庫房、空調、冰箱冰櫃、儲藏室等濕冷區域,以及后廚、生產線等部位的消殺。細化防控要求,針對生產企業暴露的崗位距離不夠、工作時間長、人員接觸頻繁等情況,進一步優化工序,合理設定崗位間距,優化生產流程,有效減少工序間、班組間、人員間接觸概率。對於易發生傳播的生產環節,分場景(如勞動密集型生產線、大型會議等)、分環節(如採買、交接班、夜班等),採取降低密度、加強防護的個性化措施。加強重點人群動態排查,持續加強餐飲、快遞、賓館酒店、家政、美容美發等涉眾面廣、感染風險高的公共服務行業人員的排查,及時開展核酸檢測,並根據需求配備智能體溫計。

推進復工達產。一是推動臨時關閉的涉疫企業盡快復工復產。近期,我們制定了《疫情關聯的生產經營場所復工復產工作指南》。總體上按照“風險可控、程序法定、科學評估、分級分類、及時恢復”的原則,統籌考慮疫情防控、穩定、輿情等風險,遵循防疫專業機構對疫情傳播規律和防控措施的科學判斷,區別具有疫源地性質、聚集性疫情、散發疫情和關聯疫情的生產經營場所,按事權分級處置。按照“誰決定誰解除”和“屬地負責”的原則,明確發生聚集性疫情、有窗口性質、服務性質、涉眾特點的單位恢復生產經營報屬地區政府決定﹔具備封閉管理條件的,在落實內防內控前提下可邊處置邊恢復。同時,明確在風險可控、條件具備的基礎上,第一時間幫助企業復工復產,有必要的還應制定具體的幫扶措施,並要及時通報或發布相關情況,消除社會疑慮,形成社會監督。二是加強供應鏈產業鏈保障。重點用好兩個“機制”,一個是國內物流貨運保障機制,6月24日起,按照“平戰結合”理念,北京市組建了物流交通前方保障協調指揮部,建立“綠色通道”,確保國內貨運物流暢通,保障生產生活物資供應。一方面建立若干個生產生活物資轉運基地,初步建立起生產生活物資集中周轉基地體系﹔另一方面按照“接需即辦”的原則,推動通行証快捷辦理,目前已辦理480張。在此,也提示各生產企業,如有需求可繼續向市商務局、經信局、住建委、農業農村局等部門提出,申請調撥(轉運)証明,持証貨車在進出京時可快速便利通行,對符合條件的駕乘人員將不採取隔離措施。另一個是國際商務往來機制。為保障疫情期間北京市企事業單位經貿、科技往來需要,特別是外資企業正常生產運營,北京市搭建了相關工作機制,已為62個國家或地區的2215名外籍人員提供簽証許可服務。符合條件的企業及機構人員可通過市級行業主管部門、人才工作機構、投資貿易促進組織或單位所在區政府提交申請,我們將繼續做好對接服務。三是促政策和重大項目落地。按照“六穩”“六保”的要求,用足用好房租減免、金融支持等中小企業幫扶措施,制定實施北京市餐飲住宿、旅游會展、體育健身、影院劇院等行業精准幫扶政策,加快推進新基建、新場景、新消費等“五新”政策落地,特別是要促消費和信心恢復,繼續辦好“北京消費季”線上活動,線上線下融合組織好2020年服貿會等。同時,充分發揮重大項目投資牽引作用,推動120項市重點工程全部按期開工,按照每季度壓茬推進一批市區兩級重大項目開工建設、全年新開工項目超過600項的要求,積極推動在建項目科學提高建設進度、達產達效。  

(責編:尹星雲、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