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期末考 師生家長都有題

2020年07月06日08:18  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線上期末考 師生家長都有題

  本報記者 劉冕

  最近,各區中小學迎來期末季。受疫情影響,居家學習的中小學生們將體驗新鮮的“線上期末考”。按照本市要求,一二三年級堅持不組織期末考試。其他年級可以組織形式多樣的線上考試,比如在線開卷等,用任務驅動考察知識掌握情況。為了用一場精心設計的“線上期末考”,向這個特別的學期告別,師生家長都有任務:如何“設計”好考試,成了老師的“考題”﹔如何在開卷考試、模塊考、小調研中展示學習成果,成了學生的任務﹔如何陪伴學生,緩解焦慮,則成了家長的“試題”。

  提倡多元自主的評價方式

  上周一,順義區48所小學六年級學生迎來期末考試。

  雖然是居家考試,順義區天竺二小的學生們還是穿上校服,佩戴好紅領巾,提前半小時進入“考場”。各班班主任隔空巡考,不時囑咐同學把鏡頭對准桌面。

  “請家長提前將試卷打印好,或者學生可以直接看著電子試卷作答。”該校老師介紹,答題結束后學生將答案通過手機小程序上傳,老師網上閱卷。

  “線上考試”不是簡單的將考場搬到家裡,考試形式也有變化。比如原本一張語文卷被分解成了三個模塊,120分鐘的考試時間也被拆分,模塊與模塊之前還有休息時間。順義區教研人員解釋,這種設計主要是考慮到居家環境,孩子長時間集中注意力會比較難。

  門頭溝區教委有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期末考由區級統一命題,但各校可自主選擇、雲端開展,提倡多元自主的評價方式。該區教委相關負責人說,雖然考試方式不同,但考試內容沒有太大變化,主要是按照課標要求,突出基礎和核心知識,關注學科能力,以減輕學生和家長的焦慮,讓學生真正有所收獲。

  居家表現納入期末成績

  目前,海澱區“空中課堂”進入期末復習階段。海澱區教師進修學校副校長姚守梅說,本學期,小學每個年級每周大概有30個左右的微視頻資源,覆蓋所有學科。中學平均每個年級大概有50個視頻資源,同樣覆蓋所有學科。

  受疫情影響,該區各校期末考試變成線上閉卷答題或是線上開卷考試。還有些學校設置了探究性任務,用“科研成果”替代期末成績。姚守梅說,海澱區有些學校在期末考試中增加了“過程分”,將學生返校復課期間和居家學習期間的一些表現,完成作業的情況等都核算成“分數”,當做期末考評的一部分成績。

  此外,居家學習也可以通過數據分析,幫助老師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展,便於各校分層進行線上期末考試。

  門頭溝區實驗二小永定分校一至三年級則將日常線上學習的過程性評價作為期末等次認定的依據。該校老師會從學生學習態度與習慣、書寫、出勤、單元檢測和專項檢測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

  門頭溝龍泉小學採取“樂考”與日常表現綜合評價的形式,引領學生們完成本學期的學習任務。其中,“樂考”的項目,佔綜合評價的70%,另外30%的成績由教師根據學生的日常表現進行評價。該校老師說,希望通過這樣的形式,讓學生既總結本學期線上學習知識,也能學會關注過程。

  家長教師也有“試題”

  特殊的學期,不僅考驗學生,也考驗家長。今年“線上期末考”,家長也有“試題”。

  “致高考生家長們:這些話請不要對孩子說”,豐台教委通過微信給考生家長列“考點”:不要總說:“考不上爸爸媽媽也不會怪你”,因為有些考生會覺得這是家長對自己能力的否定﹔不要總說“成敗在此一舉”,因為過分強調高考在人生中的作用,反而容易讓考生壓力更大……

  海澱區教委也發布《中高考沖刺期,考生、家長、老師心理調適攻略》,幫助家長答好“家有考生”的試卷。姚守梅給出建議,面對高考,考生和家長都要穩住節奏。讓每天居家學習的時間點與高考時間點“對表”。同時要注重回歸基礎,落實基本規范。“今年高考考期延長到4天,時間長了,留給學生‘反思’上一科的時間就會多。這時要調整好心態,不再回想,專心備考下一科。”

  市教委也給初高中畢業年級的老師布置了“作業”,考試前,班主任或任課教師要與每位考生談一次心,以緩解考生的焦慮情緒,努力讓考生安心、家長放心。

(責編:池夢蕊、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