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風吹拂,菜花搖曳,目前正值油菜花盛放的時節。在位於北京市順義區的北京興農天力農業園裡,綻放的油菜花如同一片金色的海洋格外引人注目,吸引了周邊居民前來賞花拍照。多年來,北京市持續通過引進新優品種、創新栽培技術等方式,提升普通農田的觀賞價值。經過十余年的發展,本市已形成14萬畝景觀農田,打造出一批“三季有景、四季覆蓋”的農業觀光好品牌,為市民踏春賞景、休閑放鬆提供了新選擇。春看大興禮賢、瀛海,豐台紫谷伊甸園,順義興農天力農業園、樓台、大孫各庄、北小營前魯各庄,平谷峪口,朝陽京城梨園、房山天開花海的油菜花海﹔夏賞密雲人間花海、蔡家窪玫瑰情園,延慶四季花海、百裡畫廊、西山溝,房山草根堂農場、藥王谷的藥谷花海﹔秋觀順義興農天力農業園,房山婁子水生態觀光園,密雲蔡家窪玫瑰情園,延慶綠富隆農業觀光園的豐收花季。
據園區負責人陳領介紹,自2012年開始北京興農天力農業園將分散在10多個村、3000多戶農民手中的土地流轉起來,集中連片,統一規劃設計,打造農田觀光園。
“普通農田的主要目的還是以生產為主,原本並不是景點。例如,北京興農天力農業園擁有9500畝糧田,種植小麥和玉米。不僅品種單一,觀賞性差,而且抗風險性低,容易出現病虫害。”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副站長朱莉介紹,為破解這兩大難題,技術員建議園區建設農田景觀帶,通過品種、栽培技術等技術措施,使其觀賞價值得到提升。
“從農田邊界算起,向內推進0.5至2米,該范圍內的土地不再種植農作物,改種波斯菊、百日草、硫華菊等草花。”朱莉表示,野花組合的花期能從4月持續到10月,農田的景觀價值就顯現出來了。同時,組合中植物,可以增加農田的生物多樣性,可以作為蜜源植物,提升農田的授粉工程,還可以吸引到害虫天敵,起到生物防治的作用。
此外,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還積極引導園區對地塊環境進行整治,配置一些輔助設施,如鋪設觀光行道、搭建觀景廊道、休憩小屋等措施,在不破壞農田鄉野面貌,投入成不不多的情況下,大大改善了農田的景觀效果,提升了旅游價值。如今,順義興農天力農業園已打造出800畝核心景觀區。
通過改變傳統結構、推廣生態景觀作物種植,促進了傳統生產田向生態景觀田的轉變,吸引了市民觀光游憩,可以帶動周邊民俗村的發展和初級農產品的銷售,京郊走出一條符合實際的農旅結合結構調整之路。
除北京興農天力農業園外,本市還打造出延慶四季花海、密雲蔡家窪玫瑰情園、房山草根堂農場等一批農業觀光好品牌,京郊景觀農田面積達到14萬畝。同時,自2011年起北京市啟動農田觀光季主題活動,十年來累計推介834個點,吸引6084萬人次走進農田觀光,帶動收入超過25億元。(聶紫瑾 柯南雁 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