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加快氢能在交通、发电、供能、工业等多领域全场景示范推广应用
人民网北京4月1日电 (池梦蕊)4月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发布会,发布解读《北京市“十四五”时期能源发展规划》。会上,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彭雪海介绍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情况。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对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近期,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密集出台重磅文件,包括《“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 年)》等,以组合拳的方式,推动储能、氢能等产业发展,全面发力构建我国先进的现代能源体系。
北京市高度重视氢能产业发展,《北京市“十四五”时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强化能源科技创新引领,加强氢能、储能等领域重点技术攻关和示范应用,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能源技术创新策源地和发展高地”。
为推动“十四五”期间北京氢能产业发展,经市政府同意,2021年8月16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正式发布了《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作为未来5年北京氢能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实施方案发布以后,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和反响,行业重点企业高度关注,现就实施方案的内容作进一步解读。
聚焦科技创新引领作用。立足北京市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定位,依托首都科技资源能力,充分发挥技术创新高地优势,从制氢、储运、加注和燃料电池等四个产业细分环节,结合氢能各中间技术路线,提出21项氢能产业链中的关键共性技术,并面向未来产业发展趋势,超前布局多种前沿技术的基础研发和科技创新,推动技术迭代,形成技术储备和试点示范,促进氢能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突出场景示范带动作用。以京津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为牵引,推进氢能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建设京津冀燃料电池汽车货运示范专线。围绕“区域性综合示范”、“分布式能源示范”和“氢能工业车辆示范”,开展绿色氢能全场景示范应用,加快氢能在交通、发电、供能、工业等多领域全场景示范推广应用,带动全产业链技术进步与产业规模化、商业化发展。
强调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氢能产业是推动京津冀能源结构转型,促进京津冀在全国范围率先实现碳达峰目标的重要支撑。京津冀区域是国内最早开展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研发和示范应用的地区之一,具备研发实力突出、产业基础完备、氢能供给多元、产业链完整、应用场景丰富等优势,三地产业与经济结构互补性强,为区域协同发展氢能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推动京津冀地区产业链协同互补、跨区域产业链条贯通与联合示范应用。以联合开展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攻关和示范应用城市群建设为引领,集聚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互利共赢的产业发展格局。
2021年以来,北京市氢能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膜电极等关键零部件、大功率燃料电池、液氢重卡等领域科技创新实现突破;绿色冬奥、京津冀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有序推进,氢作为冬奥火炬唯一燃料,氢燃料电池汽车成为运输主力,实现了氢能应用“从1到100”的产业化突破。依托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昌平能源谷和房山中关村氢能产业园,北京市已初步形成集聚发展的产业布局,培育和引进超过100家具有核心技术和产业化能力的企业,国际氢能中心、中关村氢能联盟等公共平台支撑有力,共同推动产业协同创新与集群发展。
未来,北京将立足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域产业结构转型等重大机遇,以科技创新驱动为核心,强化政策引领和产业培育,建设国际一流的研发设计、国际交流和应用推广平台,努力把北京市建设成为“区域协同、辐射发展、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国际氢能城市。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