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大会千名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代表天安门广场"为党献词"
昨天的庆祝大会上,四位学生领诵成全场焦点 摄影/本报记者 杨益
“今天,我们站在天安门广场,紧贴着祖国的心房。今天,我们歌颂人民英雄的荣光,见证如他们所愿的梦想……”昨天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7万人参与大会,一支由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组成的千人方阵成为广场亮点。学生方阵距离天安门城楼最近,大家用激昂的献词庆贺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据了解,千人献词的形式是天安门广场集体活动的首创。“献词写得真诚动人,孩子们青春的声音更是铿锵有力,这让我们看到了祖国繁荣的未来,也让我们相信未来的中国共产党将永葆青春。”一位在观礼台上参加大会的观众感慨道。
视频遴选、现场考察、专家评审
四位学生领诵成全场焦点
千人齐诵如何做到每人都情绪饱满,整齐划一又技术过硬?这离不开献词团队指导老师们的精心指导和同学们超乎想象的努力。“首先,在第一关选拔上,就要做到优中选优。”负责训练的广场活动部广场合唱组相关负责人介绍,团队的选拔方式分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
自下而上即各学校自己推荐人选。由于选拔时正处于疫情防控时期,不方便现场挑选,他们先给各高校发送遴选标准,每个学校按照标准先行海选,之后再由献词导演组织专家进行评议。据负责训练的老师介绍,遴选标准非常高,需要学生们在镜头前朗诵诗,专家组再根据视频进行筛选,过关后还要进行现场面试,“要看整体形象,包括身材比例、朗诵的语气和感觉、声音等”。
自上而下的选拔方式主要针对中小学,朗诵团队的专业老师和专家们直接走进学校,优先从设立戏剧、合唱、管乐等社团的学校入手,“直接推门进去,一个班一个班地看,学生们起立一分钟,我们快速扫一眼,先把符合感觉和条件的选出来。”负责训练的老师介绍,通过这两种方式选拔,再进行三轮训练,从近4000人中选出10个人,作为领诵献词的备选人,入选率仅有四百分之一。
即便是优中选优的10个人,也仅有4人可以站上领诵的位置。昨天的庆祝大会上,来自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六年级学生彭友馨、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大三学生冯琳、北京市第一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姚牧晨和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学生赵建铭成为领诵,他们凭借饱满的激情和扎实的基本功成为全场焦点。
从党史学习中汲取力量
逮着老师同学随时练习发音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这四位同学之所以能站在领诵位置,离不开在训练中对自己格外严格的要求。
“朗诵第一句的情感奠定了后边三位领诵者的基调,必须把握准确。”朗诵出第一句献词的冯琳是四个领诵人中唯一“科班出身”的,她深谙朗诵的技巧,而这次朗诵对她最大的挑战恰恰是“忘记技巧”。开始,她尝试通过变换节奏、语调等各种技巧去诵读,但这反而让她觉得诵读时不能“走心”。于是,冯琳开始尝试着从党史学习中汲取力量,通过观看《建党伟业》《建军大业》《夺冠》等影视作品,深刻体会其中所表达的爱党、爱国的感情,让真实情感的流露战胜了外在技巧的游走。
领诵者中年龄较小的彭友馨也曾被献词里的一句话难倒。“妈妈对我说,在每个人心中,中国共产党都是光荣的模样。”这句话开头的“妈妈”二字,根据要求发音既不能太实,也不能太虚,更不能用生硬而夸张的朗诵腔,得让听众一听就有亲切的画面感。彭友馨总是找不对感觉,于是,她反复练习,逮着同学老师就喊“妈妈”,请大家帮她指导,预备队的老师同学几乎都被她叫过“妈”了。
对于非科班出身的赵建铭,老师要求他提高发声气息的把控能力。于是,他苦练基本功,为了解决气息不足的问题,他就练腹式呼吸;为了练就表情控制的功夫,他长时间对着镜子练习明亮的眼神和自然而发自内心的笑容。基本功有所提升之后,赵建铭还给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朗诵的过程中要传递出更加饱满的感情。他为自己找到的解决方案是:多看近现代史书籍、多看党史影片,多听红色歌曲,积累出的党史知识汇聚出感情线、形成画面感,朗诵的时候自然能声情并茂了。
来自北京市第一实验小学六年级的姚牧晨虽然年龄小,却也是最勤奋的,总是跟在哥哥姐姐后面学习。在集训过程中,姚牧晨也遇到很多学习生活与训练冲突的困难。比如,错过自己作为主力的全国篮球联赛等。集训队伍中的同学、老师们都安慰他,帮他进行心理疏导。“献词的意义重大,我们肩负着中国青少年的时代使命,决不能退缩。”姚牧晨说。
每天早上半小时体能训练
声乐、形体、台词综合提升
“献词的学生们离天安门城楼更近,献词环节也备受瞩目,为了呈现最好的效果,所有献词学生的训练过程都必须很专业。” 负责训练的老师介绍,他们组建了综合训练团队,请来声乐领域的专家指导学生们发声,请戏剧表演专业的老师对学生们的身条、形体、台词等进行训练。此外,还有专门的体能训练老师,训练强度大且很有针对性,比如每天早上都要进行半小时以上以跑步为主的体能训练,还会对男生进行一些肌肉方面的训练,“要有点胸肌,整体看起来更加挺拔”。
“让孩子们从内心了解他们所朗诵的每一句词都是什么意思,都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作为学生、作为共青团员,他们具有怎样的时代使命,这才是这次活动成功的灵魂。”广场活动导演组专家、中国传媒大学影视学院教师李立宏说,老师们一遍遍告诉同学们这次献词活动的意义,并请来专门的党史老师让同学们了解党的历史,“只有从内心里理解了,最终所表现出来的效果才是最理想的”。
揭秘
三千人合唱如何做到整齐划一?
个人技巧、感情处理、后勤保障三方面各有“法宝”
在昨天的庆祝大会上,近三千人组成的合唱团让人印象深刻。活动开始前,《唱支山歌给党听》《团结就是力量》《我们走在大路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新的天地》《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社会主义好》,七首经典歌曲联唱,气势磅礴又饱含情感,将广场变成歌声的海洋,之后合唱团还演唱国歌和《歌唱祖国》,近三千人为这九首歌苦练近百日,在广场上呈现出最理想的效果。
据负责训练的老师介绍,加上预备队员,合唱团共2965人,来自49所大中学校,很多都是常年参加艺术活动的佼佼者。三千人合唱,各自基础不一,如何快速达标?需要在个人技巧、感情处理、后勤保障等方面各有“法宝”。从个人技巧层面看,最首要的就是统一训练标准。训练分步进行,先由学校组织学生在校训练,学校编写了万余字的小册子,详细介绍每个作品的背景和处理方式,细致到如何断句、“的地得”如何咬字清晰,可操作性很强。 “标准细化到每个字,唱到这个字时动作应该是什么角度,动作幅度有多大,重点是要做到统一,分步练时遵循统一标准,到大合练时才能‘千人如一’”。
除了技巧层面的训练,还需要真正“内化于心”。负责训练的老师介绍,他们对每首歌曲进行分析,让大家了解歌曲本身的含义和内容。还请连续多年为“国歌立法”提出提案的全国政协委员于海为学生们现场讲述国歌背后的故事,使得学生们对歌曲有了更深刻的感知。后勤保障方面,为避免训练耽误课业,指挥部根据个人情况定制学习方案,一人一策,孩子哪方面落下了,会有补课或者调课的安排,同时要求学校对孩子们的生活方面提供保障,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七万观众如何一起参与合唱?
首设合唱引导员 学生指挥每天训练12小时、挥拍2万次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昨天上午,伴随着《唱支山歌给党听》的3000人合唱声响起,整个天安门广场逐渐被歌声“点燃”,7万现场观众与合唱团团员们,在50名学生指挥的引领下,同唱9首经典曲目。这些学生指挥用整齐划一的指挥动作、饱满的情绪掀起庆祝大会的第一个高潮。
站在指挥台上的芦雅晨和另一名同学一起挥出第一拍,为广场的歌声海洋按下启动键。在那个瞬间,作为全场的焦点,芦雅晨要做到万无一失,还要和几十米外的搭档保持绝对默契,这些都要靠无数次的训练来实现。对此,这位首师大2019级合唱指挥专业的学生直言“不轻松”,训练期间,老师们要求她俩在无法目视对方的情况下做到动作整齐划一,“我们每天几乎形影不离,密切交流,让各自的节奏保持一致,都快融为一体了”。
合唱团总指挥、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李刚告诉北青报记者,首师大的50名学生指挥有14位曾参加过国庆70周年的群众活动,其他30多名学生指挥基本是零基础起步,训练难度非常大。为了能够做到动作统一,以昂扬的精神面貌将广场上数万观众的情绪调动起来,他们经历了90多天的魔鬼训练。“特别是前十天的训练,更是每天训练12小时、挥拍2万次。” 李刚介绍,“为了锻炼整齐度,我们给同学们支起两根绳子,让所有指挥们在两根绳子中间的缝隙训练,久而久之,指挥们的动作幅度、高度都能做到统一。”
李刚介绍,50位学生指挥中有14人为3000人合唱团的指挥,其他36人是合唱引导员。“这是一次创新,他们的任务就是通过专业的指挥,来带动全场7万人共同高歌”。2018级声乐专业的言昱慧担任合唱引导员,她直言最大的挑战就是要引导“陌生人”投入进来。手上功夫过硬还不够,足够的胆量、良好的指挥状态以及音乐表现力、感染力等也尤为重要。指挥的表情、动作必须具有感染力,学生指挥们每天都要对着镜子练表情。“所有指挥到后来都会笑了,整个人也都变得阳光了。”李刚说。
对话
这次合唱指挥是一次大型思政课
北青报:这次合唱指挥最大的难度是什么?
李刚:最大的难度就是合唱的开场,合唱选择的9首歌曲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怎么在开场时就做到抒情、感人,我们几经打磨,无数次修改,直到6月5日凌晨1点左右,才最终定下来用童声无伴奏开场,400多名中学生用艺术童声的合唱方式演唱。对于指挥来讲,如何完美地开启第一拍最重要,这就对两位打出第一拍的合唱指挥增加了难度。昨天,她俩虽隔着一条路,但要求她们两个人必须动作完全一致、默契十足。哪一个人稍微慢一点,就会影响整个开场。为了做到分毫不差,这两位指挥天天形影不离地培养默契。
北青报:昨天的合唱指挥达到预期效果了吗?
李刚:这几首作品不一样,要表现的方式不同,因此指挥们的眼神、表情也要符合不同作品的需求。经过艰苦训练,大家昨天表现的都不错,让天安门广场7万人沸腾,让天安门变成了歌声的海洋,这就达到了我们想要的艺术效果。
北青报:您觉得学生指挥在昨天的表演之后,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李刚:首先通过刻苦训练,让零基础的学生指挥在技术上脱胎换骨、创造奇迹。同时,学生指挥们通过对9首红歌的深入理解、演绎,通过对党史的深入学习,让这次的训练和展示成为大型的思政课。
本版文/本报记者 武文娟 李泽伟 刘婧 林艳 雷嘉 蒲长廷
图片制作/沙楠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