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骑车体验改造后的二环慢行系统:路宽骑得爽 舒服又安全

2021年05月18日16:07  来源:北京晚报
 
原标题:路宽骑得爽 舒服又安全

  作为落实北京市政府“慢行优先、公交优先、绿色优先”交通思路的重要举措之一,从去年11月开始试点,今年3月全面启动并将于近期完工的“二环路慢行系统改造”,究竟改了些什么,给骑车人、开车人分别带来了什么,北京人的出行将面临什么变化,记者和交警骑着车,在二环路上每一个已改造的地方体验了一番。

  改造后的朝阳门二环辅路“穿上红装”。

  变化1

  从机动车优先到慢行优先

  自行车道拓宽 骑行更舒适

  体验路段 玉蜓桥东左安门西滨河路 复兴门桥南

  玉蜓桥东的二环辅路上,一辆大客车轰隆隆开过来,车身虽然还在车道内,但两侧距离车道线的边缘已没有太多空间。地面上,不久前刚被涂抹掉的非机动车道线还留有一些黑色痕迹,新划的车道线在它外侧约一米的地方。以前2.5米宽的自行车道,现在足有3.5米宽。同行的交管局秩序处民警李磊说,“机动车道应压尽压,非机动车道宜宽则宽。自行车道增加的1米,这是从两条机动车道上分出来的。对专业规划交通的民警来说,这个原则的突变,是颠覆性的。”

  在这条名为“左安门西滨河路”的二环辅路上,南侧的非机动车道拓展为3.5米宽,扩出来的一米全部都是从机动车道上分出来的。现在,每条机动车道宽度3米,给予自行车的空间,已经大于汽车的空间。

  同样的场景还发生在复兴门桥南200米左右的辅路上,原来的3条机动车道被削减成了两条,留下的两条车道被收窄,腾出的空间被设置成了一个公交港湾+自行车通道。正从这儿骑车经过的胡女士说,以前早高峰的时候,三条车道排满了车,只要公交车进站,就把骑行的路堵得严丝合缝,骑车人要么停下来等公交车出站重新并入机动车道后再骑上车,要么推着自行车上人行便道。

  首先满足非机动车需求

  “慢行优先、公交优先、绿色优先”,对普通市民来说可能只是个口号,但对李磊和他的同事们,是工作思路的彻底转变。“以前我们规划一条道路,首先想的是满足机动车的通行需求,满足了机动车以后,看看路面上的资源还剩下什么,再来规划非机动车的通行空间。从去年开始,我们的规划方式完全变了,现在是首先满足非机动车的需求,把机动车排在后面。”

  在陶然桥下辅路骑行,舒适又舒心。

  变化2

  从减速慢行到停车让行

  会车时让机动车停一下 骑行更舒心

  体验路段 广安门桥下环岛 陶然桥东

  广安门桥下西环岛的北侧,李磊多次骑行过。说起来,他自己也觉得之前的自行车道标线挺诡异:“以前是个直角弯,就是说你拐弯进入环岛时,违反习惯强行拐一个近乎直角的弯。”

  李磊说,其实这样的标线形同虚设,几乎没有一个骑行人会严格按照这个标线骑车,但是问题在于,一旦骑行人在非机动车的标线之外和汽车撞上了,按照《道交法》的规定,确定双方责任时对骑车人可太不利了。

  经过改造,原来的“直角弯”消失,留下的是符合骑车人习惯的正常骑行路径:身体稍向左边倾,车轮划一道圆润的弧线,从桥北的自行车道里进入了桥下西环岛。改造之后,桥下的非机动车道宽度猛增,进出环岛的机动车和自行车各自该走哪条车道,愈发明确。

  陶然桥东侧的二环路南辅路上,一个“Z”字形的自行车道也被铲除干净,代之以一条直路。东城交通支队秩序管理大队队长田颖涛说,要是按照之前的自行车道,“前边是个白斜线的禁行区,咱们得先稍微左转,越过前边那个小路口,再稍微右转,才能回到原来的车道上。”这种典型的Z字形路段,设计目的是为了避让从陶然桥南侧马家堡东路方向开来的汽车,这些车在陶然桥南边右转沿着匝道开过来,汇入二环辅路。之前的白色斜线区域位于司机的左侧,沿着二环辅路骑行而来的自行车被强制改道“绕远”后,双方相遇时的反应时间增加了,安全性有所提高。改造之后,双方依然还会“猝然相遇”,但在机动车来车方向的路口,原来的“减速让行”标志变成了“停车让行”,之前路口的“慢”字警示标志,现在已经换成了“停”——从中体现的原则是:短暂牺牲机动车的通行效率,换取骑行人的便捷和安全。

  一桥一策精细管理

  田颖涛说,慢行系统改造过程中,每一座桥都是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需要有独特的改造方案,“我们要根据桥区的交通流和通行特点,进行精细化的组织。明确自行车和机动车路权,标志、设施都要与之配套。”

  月坛北桥下新增非机动车专用信号灯。

  变化3

  增加了两个新标志

  新标志上岗 骑行更安全

  体验路段 朝阳门桥 佑安医院 月坛北桥和南桥

  更典型的标志出现在朝阳门桥下和佑安医院门前。

  记者骑行途中发现,朝阳门桥下的地面上喷涂了一个新颖的标志:叠加在一起的骑车人和汽车的图案,骑车人在前,汽车在后。桥下铺设了大面积的红色铺装,按照正常理解,这里应是非机动车道。但是东城交警凌博告诉记者,根据地面上的标志,机动车也可以在这儿通行,但必须注意在这个位置上,骑行人的路权优先。“桥下的这个位置,如果施划两条机动车道,那自行车道不到两米,所以之前干脆都没划,自行车和汽车可以自由通行,现在通过加装标志和铺设红色涂装,就是向所有司机和骑行人传达这样一个消息:骑车人优先。”

  在佑安医院门前的辅路上,这个“骑车人在前,汽车在后”的标志从地面挪到了路侧标牌上。据交警介绍,此类标牌在城区留有路侧车位的非机动车道里均有安装。“这是北京在全国的首创。其实按照道交法的规定,在这种机非混行路段,本就应是骑行人优先,我们现在独创了这个标牌,就是把道交法的规定更形象地表达出来了。”

  除了车道改变,信号灯也有了变化。二环辅路月坛北桥和月坛南桥下,一种专门为非机动车左转而安装的新式信号灯已投入使用。两个并排安装的平板状的自行车专用信号灯分别是直行和左转,与机动车使用的信号灯联动。非机动车道被划分为直行和左转两个部分,分别对应前方的信号灯。以前需要“二次过街”、在路口内再等一个绿灯的自行车,可以按照专用的非机动车左转信号灯的指示,一次过街。

  让机动车慢下来

  根据市政府的整体规划,“核心区内,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让核心区静下来”。从这个大原则出发,市交管局目前通过压缩机动车道宽度,既提升了非机动车骑行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又实现机动车降速。“环路主路的车道不会收窄,但是其他城市道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机动车道收窄几十厘米,车辆通行速度稍有降低,同时也增强了安全性。”李磊说。

  今年内,北京交管部门将继续实施慢行系统品质提升行动,重点开展“十四五”时期慢行交通发展规划等前期规划研究。市交管局也将继续实施非机动车一次左转、优化路口信号灯配时、提高混行路段路权保障、完善公交车站点路权保障、危险点段加装警示设施等多项便利于非机动车出行的措施。

  本报记者 安然

  甘南 摄

(责编:鲍聪颖、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