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渐沉,不知不觉午夜零时已过。北京回龙观医院一处朴素的老式办公楼里,春节假期正在值守的李春玲关上光线明亮的顶灯,轻轻打开柔和昏黄的台灯。她的身边,一张桌、一把椅、一台电脑、一部电话。小小的房间,承载着陌生倾诉者难遣的心事和倾听者耐心的守候。
铃声响起,李春玲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接通电话。
“您好,心理援助热线。”这里是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这是每一位接线员拿起电话来的第一句标准用语,接下来的内容则没有任何固定“套路”,目标只有一个——为求助者提供及时、专业的心理援助。
“心里太难过了,感觉自己很失败,没办法把心事说给家人听,他们不会懂。”来电话的年轻人响应“就地过年”的号召,选择不回家过春节。令其没想到的是,就在节日来临之际,一同在外打拼的恋人提出了分手。突发的感情挫折,加上独在异乡的孤寂,击溃了年轻人的心理防线,悲伤的情绪一时倾泻如潮。
前十几分钟,李春玲很少主动发言,她只是静静地倾听,接纳着来电者的困扰,回应着来电者的情绪。“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痛快的释放能够使沮丧情绪得到舒缓。”李春玲说。
这之后,李春玲通过提问的方式,对这位来电者进行了情绪评估。在确定了对方没有明显的抑郁情绪和高危因素后,李春玲稍稍安心了一点。接下来的难题,就是该如何帮助来电者解决眼前的情绪困境了。
“除了感情,您最重视的是什么?”“什么让您最有满足感?”“您身边是否也有朋友经历过失恋,但此后依然获得了美满的生活?”李春玲快速设置了几个问题,通过提问引导在感情中受到挫折的年轻人重新思考个人价值,一点点重新树立起面对前路的信心。
在对话过程中,李春玲了解到,年轻人这两天过得很糟,天天躲在房间痛哭。她试着帮助对方将“日程”安排起来,在整理房间的同时整理心情,在锻炼身体的同时释放悲伤。不知不觉,通话时长已近一个小时,李春玲明显感觉到来电者的情绪发生了变化,开始积极地思考和面对接下来的人生了。
简短的道谢过后,年轻的求助者挂断了电话。李春玲舒了口气,揉了揉有些沉重的眼皮。
夜更深了。案头的一盏小灯,依然静静照着一方小桌和桌前的不眠人,仿佛一同守护着这节日里温柔的夜色,守候着夜色里难以安放的心声。
链接
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
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由北京回龙观医院运行。北京回龙观医院是三级甲等精神卫生专科医院,也是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和国家卫健委心理援助热线项目办公室。热线提供24小时心理援助服务,并增开疫情专线,对来电人员的心理困扰进行干预和疏导。
心理援助热线:800-810-1117(座机拨打)010-82951332(手机拨打)
相关新闻
昌平“接诉即办”春节“不打烊”
本报讯(记者 孙云柯)春节期间昌平全区接诉即办不停休,2月11日至16日共接12345群众热线诉求2486件,均交办到具体责任单位,解决率和满意率保持良好增长态势,保证春节期间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打折扣。
2月15日一大早,城北街道五城社区党委书记谷富超的手机发出消息提示音,打开查看,原来是五街泰安胡同区税务局宿舍南楼3单元一楼和四楼中门住户2月14日晚拨打12345热线,反映下水管道堵塞问题,需尽快前往处理。
还没来得及吃早饭,谷富超就匆匆赶往居民家中查看并联系社区应急施工队。2月15日下午2点,在和3单元中门一至六楼的6户居民充分协商沟通后,施工队按照新设计下水管线进场施工,预计3天施工完毕,确保6户居民家恢复正常用水。“节前我们就做好了预案,联系第三方组建应急施工队,就是为了保证居民群众能过上一个欢乐祥和的牛年春节。”谷富超说。
今年春节期间,昌平区委主要领导不停休,从大年三十至正月初五,以回天地区为重点,四次深入镇街进行调研座谈,了解问题、查找根源、提出思路。全区上下将挂账件、重点难点件作为“一把手”工程,由镇街党(工)委书记、镇长(主任)靠前指挥、统筹督办,充分发挥“吹哨报到”机制作用,从源头抓起,提高办理质量和效果,解决群众身边事。
春节期间,“12345”市民热线昌平分中心“不打烊”,全面加强日常工作值班值守,各工作业务组均安排专人负责,每日对各单位“接诉即办”的系统值守、响应速度、诉求办理等情况进行抽查,汇总发布全区群众诉求受理情况,并根据区回访结果,及时预警各单位办理群众诉求质量,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做好群众诉求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