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文学院影视创作中心”揭牌 大咖共议文学影视化之路

将打造北京与中国文学IP影视孵化平台

2020年10月29日17:12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人民网北京10月29日电 10月28日,由十月文学院、北京电影家协会主办,盛世肯特承办的“十月文学院影视创作中心”揭牌暨“文学作品的影视转化”跨界对话活动在十月文学院(佑圣寺)举行。

本场“文学+影视”活动是本届十月文学月“文学+”板块核心活动,现场集结20余位作家、编剧、导演、制片人,共同探讨文学与影视的创作与转化议题,意在促进文学与影视的交流合作,打破行业界限,产生破圈效应,促进文学与影视行业的创造性发展。

“十月文学院影视创作中心”揭牌亮相

郑俊斌、陈宁、吕约、格非共同为第五届“十月文学院影视创作中心”揭牌。

文学与影视是文艺的重要领域,也是两个有血缘关系的行业。十月文学院作为专业文学机构与公共文化平台,一直致力于推动文学精品的多形态转化。活动现场,北京市委宣传部出版处处长郑俊斌,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宁,十月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吕约、茅盾文学奖得主格非共同为“十月文学院影视创作中心”揭牌。据主办方介绍,“十月文学院影视创作中心”的宗旨是搭建专业平台、聚拢优质资源,推动优秀?学作品的影视转化,通过创新思维与运作模式,打造北京与中国文学IP的影视孵化平台。

“十月文学院影视创作中心”的亮相标志着十月文学院率先开启了文学与影视行业的机制化合作,创作中心也将成为北京乃至全国文学作品影视化的重要基地和合作平台。随后,十月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吕约代表北京出版集团分别与北京紫禁城影业责任有限公司、博纳影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海润电影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天意影视有限公司、北京儒意欣欣影业投资有限公司等电影行业龙头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据悉,协议将汇聚行业力量积极推动文学+影视人才培育,全面构建北京乃至全国的文学作品影视化产业发展战略。

十月文学院院长曲仲表示,众多耳熟能详的优秀影视剧如《高山下的花环》《黑骏马》《白鹿原》《平凡的世界》 等,都改编自北京出版集团旗下的《十月》杂志刊发,或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作家作品。由此可见“北京文学始终立潮流之先,与时代同步,一贯以温暖的现实主义观照人们的精神生活,并且始终以文学母题催化与引领影视创作,产生了大量的文学与影视精品。”曲仲期望“以新成立的影视文学创作中心为创新平台,链接国内一线影视机构进行深度合作,不断推出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精品力作。”

万方、格非等大咖聚首,探讨文学影视化之路

在接下来的“文学作品的影视转化”跨界对话中,在场的20余位作家、编剧、导演、制片人、演员等嘉宾分别就“文学是影视作品之魂?”“市场夹击下文艺片的出路何在?”“文学IP转化大道”三个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全方位剖析文学作品影视化的潜力和面临的问题。

对于“文学作品的影视转化”这个话题,身兼作家与编剧两种身份的万方无疑最有发言权,她曾创作或改编了大量的影视剧本,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空镜子》以及她父亲曹禺的《日出》等。在活动现场,万方分享了文学创作与剧本写作的双重经验,她表示“不管是影视创作还是文学创作,对象都是人,真正的好作品一定能够让人获得感动和启发,而文学会带给影视更丰富的人性的挖掘和描摹,希望十月文学院的影视创作中心在这方面能够取得长足的进步。”

关于文学性与影视的关系,作家格非说如何讲故事对作家而言是核心,“为了将自己的写作意图传达给读者,作家会花很多笨功夫。”他同时认为文学作品在进行影视改编的时候,往往需要把最具文学性的部分给去掉,因为电影电视剧讲故事方法不一样,不能像小说那样完全聚焦于人物的心理。“但是我认为即便去掉了这个东西,文学性仍然是构成一个优秀作品的灵魂。”作家张楚则认为“好小说是可以拍成电影的”,他表示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小说《使女的故事》改编成美剧就很成功,非常有个性。同时在他看来,”好电影是有小说气息的。”他提到最近观看的法国电影《让的儿子》,主角细腻的眼神,发现事情真相的震动,让他如同在读一部爱尔兰小说。

影视行业代表则普遍认可剧本是一剧之本,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对优秀文学作品的渴望。海润影视董事长刘燕铭介绍海润有许多成绩都是来源于对优秀文学作品的开发,如《一场风花雪夜的事》《玉观音》《亮剑》等,他也希望《十月》杂志多推出好文本进行影视转化,为观众带来更多优质作品。博纳影业高级副总裁蒋德富则表示目前博纳接拍了许多重点影片项目,苦于去找作者写优秀的现实题材剧本,他也期望能加深与作家们的合作,将一些可歌可泣的好故事在荧幕上呈现出来。

现场主持人、十月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吕约认为,文学可以通过影视走向大众,影视可以通过文学,获得更宽广的情怀、更深厚的灵魂、更长久的艺术生命。她表示:“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使得文学与影视的合作结出硕果;期待文学与影视能够相互激发、促进和提升,共同塑造中国文艺的新生态和新景观。”

(责编:鲍聪颖、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