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0月22日电 (尹星云)雄伟的长城脚下,美丽的妫水河畔,在这五彩缤纷的金秋时节,“传承世园遗产 永续绿色发展”北京世园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于10月22日在延庆举办。各领域专家、各行业企业精英齐聚世园,解读“后世园”时代持续助力区域发展的意义,诠释“共谋绿色发展,共建美丽家园”的时代精神,讲好延庆发展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北京世园会闭幕后,在北京市委市政府“把世园会宝贵财富运营好、利用好”“既要立足世园、又要跳出世园”的指示精神引领下,北京世园会实现了由展园向公园的顺利过渡,世园遗产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和利用,文旅体教卫各领域均取得了长足发展。
今年复开园以来累计举办各类活动160余场。特别是今年10月5日至7日引入2020北京草莓音乐节,吸引约3万乐迷。下一步,将突出“文化+科技”“文化+旅游”等主题,打造文化消费新地标;深入挖掘世园文化内涵,推出“世园礼物”系列文创产品;建设集创作、表演、录制、发行、消费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音乐产业园,提升文化消费吸引力和辐射力。此外,通过每年举办北京国际花园节这一自主节事品牌活动,延续世园精彩、促进产业发展、引领园艺生活。
据北京世园局总工程师,世园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张兰年介绍,目前,北京世园公园及周边现已初步形成“吃、住、行、游、购、娱”等功能要素齐全的旅游产业链条,今年复开园以来累计接待游客40万人次,同时已与八达岭长城形成联票互动机制。下一步,将对标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线上数字化景区;引入成熟大型演艺秀IP和“夜世园”系列产品,提升旅游夜经济;以优化冬奥、世园、长城交通组织体系为纽带,开通旅游专线,有序引导三地客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北京世园公园生机盎然的生物多样性特点是园区一大亮点。目前公园内有原生和新优植物223种,动物95种,其中鸟类73种、蝶类14种、蜻蜓目8种,且发现了三叶黄丝蟌、长叶异痣蟌等对生存环境质量要求较高的罕见物种。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现有场馆及配套设施,为开展研学营地项目创造了良好条件。目前已完成世园研学营地项目全案策划,并在8月举办研学亲子体验营活动。下一步,将与国内研学头部企业合作,以“生态+”模式,打造国家级青少年自然生态研学教育营地;围绕“三百园”建设有机循环农场和园艺体验区,展示农作物和中草药品种,增强科普教育性。
延庆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表示,延庆借力冬奥,推动冰雪体育产业发展,已制定战略规划,确立“一轴两翼”的产业布局。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学院、北京市冰上项目训练基地落户延庆。占地约30.2亩的体育科技创新园开园运行,首批32家企业已入驻,初步形成产业聚集态势。世园会园区作为冬奥会服务保障基地,将建设冬奥文化广场、冬残奥会颁奖广场,并配合北京冬奥组委在园区内举办各类冬奥主题文化交流活动,世园会周边世园国际酒店、商务酒店、至臻酒店,三家世园酒店也已成为2022年冬奥会签约酒店,世园遗产为服务保障冬奥会再立新功。
近年来,延庆紧抓绿色大事带动机遇,确立了现代园艺、冰雪体育、新能源和能源互联网、无人机四大重点培育产业,全面加快“一核四区”专业园区建设,相继出台促进创新创业和产业发展的系列扶持政策。
延庆作为重要的首都核心功能承载地,将服务保障首都“四个中心”建设,积极承接国际交往中心、文化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职能,发挥优美的自然风光、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优越的人文特色,构建高水平的国际交往新平台;依托八达岭长城-冬奥会-世园会板块,积极培育具有体育文化特色和生态环境优势的国际文化旅游休闲区;以中关村延庆园为核心,培育特色创新功能,全面带动全区产业转型,服务保障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作为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举办地和北京2022年冬奥会三大赛区之一,延庆迎来重大历史发展机遇,一个美丽的延庆正在向世界展示她独特的风采,一个世界的延庆正在蓄势待发,一个国际一流的生态文明示范区正在踏上新征程!时代的气息使延庆焕发出勃勃生机,紧抓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向着更具区域竞争力、更具文化魅力、更加富强和谐的宜居之城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