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大街环境整治提升 张自忠路段率先启动改造 预计年底亮相

2020年10月19日17:15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人民网北京10月19日电(池梦蕊)今年9月中旬,平安大街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启动实施。先行启动的平安大街东城区段,是继雍和宫大街、东四北大街、东四南大街之后,探索老城“街区更新”的又一重要举措。结合路段特点,东城区研究提出了断面优化、交通治理、文化挖掘、风貌整治四大举措,并以700米长的张自忠路为示范段,率先推进实施,目前已经基本完成围挡搭设、外立面清理和临时标线施划,正在加紧实施中央绿化带建设,预计年底亮相。

过街斑马线过长 人行空间拥挤 过街口缺少安全岛

平安大街全长7公里,是贯穿核心区的重要交通干道,串联了老城内重要的公共空间、历史节点和城市地标。以地安门为分界,东城区段东至东四十条,全长3.1公里。沿线建筑天际线低矮,周边文物古迹众多,如玉河、皇城根遗址公园、段祺瑞执政府、贝子奕谟府等,可谓“一条平安街,半部北京史”。

但长期以来,平安大街存在过街斑马线过长,部分人行空间拥挤,部分过街口缺少安全岛,一些路段机非混行,南锣鼓巷南口等地非机动车占便道停车现象突出。同时,建筑界面杂乱问题没有根治,墙面、门窗、牌匾标识和外挂设施等与周边历史文化保护区不协调;沿街设备箱体、杆体较多,布置杂乱,且存在多处占道设备及闲置设施,影响人行通行及沿线风貌;沿线绿化形式单一,缺乏街角绿地,缺少休息设施和空间。

随着新版首都城市总体规划深入实施,尤其是全社会对老城保护、空间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平安大街“更新”的期待日益迫切。

此次改造将依托平安大街、西单北大街一线、东单北大街一线、两广路形成的内环路为核心骨架,在大街沿线形成集中展示老城文化、贴近百姓生活的文化空间,将以建筑风貌整治提升、公共空间提升、交通综合治理、示范院落提升等内容为主。

设计方案显示,东城区对沿街的建筑进行分类梳理,按类型制定了整治措施,实施风貌改造。对历史信息明确的建筑以修旧如旧为原则,重复利用老旧材料,恢复传统界面和形制。对重要的历史地标,以历史景观恢复、地面标识、数字影像等多种手段强化场所感,并为建筑风貌提供“菜单式”选项,充分征求周边居民意见。另外,对历史文化遗址也将进行保护性改造,如位于地安门东大街的通惠河玉河古道遗址,针对目前存在的视野不通透、参观路线模糊、历史价值被埋没等问题,将通过打通游览环路、增设宣介设施、恢复历史风貌等手段,打造一处特色遗址景观。同时深入推进“疏整促”,开展店外经营、违规广告牌匾整治,封堵治理“居改商”等问题,在保留、提升现有生活性服务业的基础上,规范商业经营行为,织补公共服务设施。

张自忠路现状

改造后效果图

适当减小部分车道宽度 提升绿化及步行空间占比

在保护老城风貌、改善公共空间环境的同时,也要方便市民的现代生活。

1999年,平安大街进行了改造拓宽,形成了目前平缓开阔的现状。时隔21年后,40米左右的道路宽度已经不再符合当前老城区的交通环境要求。由于目前的道路宽度过大,过街距离过长,且大街沿途缺乏林荫,通行安全性、舒适性低。道路两侧普遍存在机非混行、机动车违规停放、非机动车停车杂乱等问题,通行量增加的同时也给两侧停车资源造成巨大压力,同时过宽的道路还压缩了绿化、步行、骑行的空间占比,影响市民正常出行。

打造绿色交通出行体验,是整条大街交通优化提升的重中之重。东城区在前期完成交通流量分析评估后,按照“慢行优先、公交优先”的绿色交通理念,在不改变路幅、保持现有通行能力的前提下,将通过适当缩窄机动车道、设置过街安全岛、斑马线后移、十字路口渠化改造、加强慢行系统建设、规范非机动车停放、挖掘停车资源等措施,实现骨干道路功能转型为绿色交通骨干道路,提高过街通行安全性,减少道路小客车过境交通量,提升绿化及步行空间占比,改善健步悦骑环境,优化市民交通出行体验。

澳斯派克(北京)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平安大街景观提升工程设计师李伦介绍,以张自忠路为例,现状机动车道为双向6车道,宽度为3.25到3.5米不等。根据交通流量分析评估,在保持车道数量不变前提下,将部分车道宽度适当减小:除公交车道保证3.5米外,其他车道宽度小幅缩窄为3.25米,这样就能腾挪出中央绿化带的空间。

增加中央绿化带 将平安大街改造成绿色生态的林荫大道

平安大街将通过改善沿街绿化和路侧环境,全面提升整条街的公共空间品质。增加中央绿化带,将平安大街改造成绿色生态的林荫大道,是本次整治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按照首都新的城市设计要求,将增加中央绿化隔离带,并配置安全岛等过街安全设施。另外采用增补行道树、树池连通等方式,结合乔灌草组合种植方式,实施林荫化改造,提升绿视率,同时配合不同路段的时代特征,分段配置景观树种,丰富观赏层次和季节变化,改善出行舒适度,呼应街道多元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整条大街的植物品种选择注重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基本原则,突出采用乡土植物,通过变色的彩叶树种,打造色彩丰富的秋季景观;采用常绿品种,改善冬季的景观效果。以张自忠路的种植为例,张自忠路两侧有大量王府、名人故居及古建筑,府邸文化特征鲜明,种植设计秉承“ 府邸蕴玉 兰棠富贵 民国氤氲 (月)季色芬芳 古城新人 林荫慢行”的设计理念,在重点打造的约640米长的中央绿化带内,行道树选择为彩叶树种的白蜡,绿化带两端增加西府海棠、紫叶李等小乔木;路两侧的人行道除了增补行道树、实施树池连通外,还将优化街角路侧的节点空间,增加鸡爪槭、大叶黄杨球、大叶女贞篱、月季等特色品种与中央绿化带呼应。

同时,沿线还将挪移电箱等占道设施,加强井盖、强弱电箱体及线缆等设施的隐形化、小型化、景观化处理,完善无障碍设施建设,并结合文化展示打造玉河遗址、段祺瑞执政府等12处景观节点,提升公共空间的舒适性、艺术性。

张自忠路段作为示范段,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已进场施工,主要包括建筑工程、景观工程、市政工程、交通工程、公安及交通综合杆工程、中央绿化隔离带改造工程、墙地箱及变电箱改造工程等,所有工作正在积极稳妥推进。地安门东大街、东四十条路段计划下一步实施,全部完成后,平安大街将与崇雍大街形成“交相辉映”的效果。

(责编:池梦蕊、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