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四南北大街提升工程已拆违一万多平方米

东四南北大街14处老牌匾老建筑重现原貌

2020年09月25日15:50  来源:北京晚报
 
原标题:东四南北大街提升工程已拆违一万多平方米

今年7月底,东四南北大街自启动环境整治提升工程以来,不仅集中拆违10000多平方米,为居民腾出空间,还亮出了14处从明清至现当代的老牌匾、老建筑,给这条大街增添了明清、民国、新中式等多种风貌。据悉,整体提升工程力争年底前完工,东四南北大街将成为真正的“文风京韵,大市银街”。

老牌匾原貌亮相

东四南北大街位于雍和宫大街以南,北起簋街十字路口,南至干面胡同,全长2.74公里。东四北大街、东四南大街综合整治提升工程,主要包含东四南北大街沿路建筑风貌提升以及全段的景观、交通工程提升。

随着拆违工作基本完成,散落在东四南北大街的老牌匾、老建筑成为提升工程中需要注意的重点。设计师们在上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老照片资料上,分别找到了这些店铺的“原貌”。“东四南杂粮店”“永明油漆店”“燕陶日用杂品商店”等颇具上世纪风格的牌匾即将重新展现在东四南大街上。

老建筑修旧如旧

除此之外,还有时间更早的传统建筑,东四南大街108-3-4-5号是其中最令人惊喜的一处,“拆开外包的广告牌匾之后,发现里面竟然是一处传统风貌建筑,体量很大,冰盘檐和油饰彩绘形象留存还比较完整”,朝阳门段驻场设计师杨婧介绍说。

“与上世纪60年代老照片基本一致,但有一部分木结构柱已经糟朽了,打算采用墩接的方式对其进行修复,必须拆下来修复的构件都会进行一一编号,有专门的场地存放。”她说,其余3处小体量的老建筑都采取保护性修缮的方式,在保障结构安全性的同时修旧如旧。

整条街一屋一策

在保护性修缮的同时,整条大街的建筑立面正在提升,东四北大街北新桥段针对门窗和牌匾,设计师鲁坤为居民、商户提供“菜单式”选择,门窗的类型有步步锦、灯笼心、龟背锦等,设计颜色有黑红净、红抹绿、木色等,包括了传统、民国、新中式、现代四种风格,组合起来可达48种方案供居民选择。

根据设计方案,整条街不会统一恢复到某一历史时期建筑物风貌,而是根据建筑现状“一屋一策”开展设计。例如,东四十三条口90号将根据上世纪60年代老照片还原成民国时期的风貌、东四北大街398号则根据现状和60年代、90年代老照片进行恢复性修建。

东城区城管委环境建设科科长曹静介绍,东四南北大街力求展现北古南新总基调。由北到南逐步呈现慢街素院、西学东渐和新中式建筑风貌。

本报记者 张骜 和冠欣 摄

(责编:鲍聪颖、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