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成果展亮相北京科博会

2020年09月17日17:14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人民网北京9月17日电(池梦蕊)第二十三届北京科博会于9月17日在京开幕。首都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成果展也于17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老馆)一号馆开展。

本届成果展由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主办,以“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引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展区面积500平方米,在全市精选了25家文化与科技融合类企业集中亮相,展出内容涵盖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具有“新基建”特色的领域,以及AR/VR、8K超高清等多个前沿领域,凸显文化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今年,北京科博会首次与中关村论坛融合举办,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和原始创新,全面展示最新科技创新成果。首都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成果展作为科博会的重要版块,旨在通过搭建信息交流、产品展示和项目合作的平台,展示首都文化企业科技创新成果、高新技术和各类文化融合产品,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成果市场化、产业化。

多维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展区,置身于文化与科技高度融合的场景中,可以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北京演艺集团整合旗下9家艺术院团的优质演艺资源,推动传统演艺业态与科技深度融合,用全新的方式呈现9大院团艺术本体特点和艺术创作生产成果,引导网络文化发展,打造了一个艺术品类丰富“不打烊”的网络剧场;中华世纪坛的“云立方?千秋颂”,通过全数字技术对《中华千秋颂》浮雕壁画中相应的文化符号展开解读,参观者可深入了解文化符号背后的历史文化信息;中科智能书法台通过营造传统书法“文房四宝”书写环境,可实现实时数字化保存、选择字体美化、加盖个人印章、获取智能评价、在线上传分享、现场打印留念等过程一气呵成;北京清美文博公司利用高清技术推出“中国意境”云展览,将书画戏曲、文物非遗、古建壁画等作品进行数字化处理,营造极致流畅的超现实场景体验,让观众弹指间乘“云”观展。

现场感受文化科技融合魅力

本次成果展吸引了众多前沿项目进行展出,其中,国际光影艺术季(玉渊潭站)大型户外光影艺术体验展浓缩版就在此次展览中,主创团队将戏剧创作与当代艺术策展理念融入户外光影艺术之中,依托于城市公园独特的自然景观,借景构景,结合国际前沿科技手段和特效装置,形成全国首个城市公园景观户外沉浸式光影艺术体验空间,达到了“展与演”的完美结合,观众可在现场感受美轮美奂的璀璨艺术之旅。“5G乐园”会是怎样快速的体验,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公司聚5G文娱产业,打造“5G乐园”,现场的观众可近距离感受中国移动带来的5G文娱新玩法、新看法、新拍法、新用法,让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5G优势,领略到5G赋能文娱后日常生活的多姿多彩。裸眼3D大屏会让观众大开眼界、充满惊奇。北京量子显示科技有限公司基于超大LED显示屏的裸眼3D显示系统摆放在展区最显眼的位置,将以高品质显示屏为载体,呈现变化万千的多维艺术视觉。裸眼3D 显示屏,不仅可以产生立体的空中幻像,还可以使幻像与表演者进行互动。观众在现场体验裸眼3D,可以感受到超强的视觉震撼。

深入了解文化科技创新产品

在这次展出的成果中,有很多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北京市新华书店连锁有限责任公司推出的自助借阅机、自助售书机,观众想看什么书、想买什么书,都可以拿部手机完成操作。中影光峰激光影院技术基于先进的激光放映技术,具有色域广阔、色彩饱和度好、超长使用寿命等特点,可为大、中、小不同影厅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未来将进入每个家庭,组建成家庭影院。乐品乐道公司的木拼交易创客技术,通过创意电动和人工智能,把木材拼组成各种类型的主题:中国龙、大鹏展翅、可爱小神兽等等,未来进入学生教室,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开发孩子智力水平。宝资文化的系列文创产品,利用科技和超高工艺,生产出具有创意设计的日用品,例如U盘、充电宝、耳机等,既时尚,更具有科技感。

本次成果展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增强参观者的互动性和参与性,让参观者在体验中感受文化与科技融合带来的惊奇和快乐。在众多的参展项目中,有文投大数据公司的“文化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京广传媒集团的“5G智谷”项目、塞隆国际文化公司的“证件标准化服务”、北京外研社的“智慧教学解决方案”等等,还有北京汽车博物馆“电器篆刻印章”、雅昌公司基于科技的“艺术空间”,以及智能音箱……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奇妙将超乎参观者的想象。

据了解,2019年,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收入12849.7亿元,约占全国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收入的15%。近年来,北京市进一步完善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支持政策,加快建设国家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探索开展市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认定工作,支持5G、AI、8K超高清等应用场景建设项目,推动动漫游戏、网络直播、数字出版等新兴文化业态逐渐成为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文化与互联网新技术的结合将成为引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责编:池梦蕊、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