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入户 和平街“五老”有了垃圾分类专属礼包

2020年09月16日09:52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阿姨,我们给您送‘爱心敲门’垃圾分类文明礼包来了,包里面装有厨余垃圾桶、有害垃圾桶,还有宣传单,这样以后您就可以分类投放垃圾了。”“谢谢你们,还记得我。”9月15日上午,由胜古庄社区红色爱心连锁服务超市志愿者、社区工作者组成的入户小组,他们带着“爱心敲门”垃圾分类文明礼包,走进“五老”人员的家里,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宣传垃圾分类知识,为老人安放垃圾桶,引导“五老”人员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入户送垃圾分类文明礼包 感受“变废为宝”新风尚

“阿姨,这个文明包里有两个垃圾桶,一会我们帮您安放好,这样您用起来比较方便。”胜古庄社区工作者陈世义说道。活动当天,陈世义与志愿者一同走进胜古庄教工怡馨小区91岁高龄的马桂兰家,将垃圾分类文明礼包送到阿姨手里,并耐心讲解垃圾分类知识。随后,陈世义将厨余垃圾桶帮阿姨安放好,并告诉阿姨,“阿姨,这个垃圾桶上面还粘贴着垃圾分类标识,可以帮您区分哪些属于厨余垃圾,这样投放起来方便一些。”

2017年,以和平街地区特殊群体空巢老人、失独老人、特困老人、残疾老人、老模范“五老人员”为服务对象,以5大类30项日常需求为服务内容,打造了红色爱心连锁服务超市。此次“五老”人员爱心敲门行动,结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入户宣传引导为载体,动员红色爱心连锁服务超市志愿者走进“五老”人员家中,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协助他们进行垃圾分类,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他们提供精准帮扶,让垃圾分类宣传全覆盖。接下来,其他各社区也相继开展敲门行动,为“五老”人员送垃圾分类文明礼包,讲解垃圾分类知识。

当天,胜古庄社区在社区活动室还开展了“爱心旧物换新颜暖心坐垫学文明”活动,通过此次利用废旧衣物,制作手工作品——旧衣坐垫,增强了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让垃圾分类的理念深入人心,感受到了“变废为宝”的新风尚。

看桶盯桶守桶 提高垃圾分类正确率

近日,胜古庄社区由原来的46个桶站,经撤桶并站后,现有23个桶站,实现了垃圾分类精准投放、定时收集。自8月初北京市开展守桶、盯桶行动后,胜古庄社区坚持“四知三会一坚守”的原则,以物业公司人员与支部党员作为守桶人员的基础,发动小区物管会成员、楼门长共同参与。同时,借助在职党员回社区报到的优势,增添了垃圾分类值守新力量。

“四知三会一坚守”分别指的是知道四色垃圾桶对应收取的四种垃圾类型、知道垃圾桶身正确标识样式、知道垃圾分类分拣、清运标准、知道各类垃圾清运负责主体单位;会指导居民日常垃圾分类投放、会示范分拣各类垃圾、会宣导垃圾分类的政策及重要性;坚持贯彻和执行早7:00-9:00,晚6:00-8:00的守桶计划。

北京市天岳恒物业前门分公司项目部专门聘请保洁,每天在胜古庄社区胜古北里小区值守8个小时,保证随时都有专业人员指导居民正确投放垃圾。胜古馨园小区设有二次分拣站,保证厨余垃圾纯净度。胜古家园小区采用加班补贴的形式,保证早7点至9点,晚6点至8点垃圾桶站附近有物业人员值守,引导居民正确投放垃圾。接下来,社区工作者将对所管辖小区进行巡查和值守。

设智能垃圾桶 “积分奖励”提升居民分类热情

“每次将可回收物投放到智能垃圾桶内,积分就增多了,累积一定时间后,就可以兑换洗衣液、油、卫生纸或其他生活用品。”今年1月初,胜古庄社区胜古北里小区北京市天岳恒物业前门分公司项目部在小区安装了一个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安置在了小区北侧,还协调了一名垃圾分类引导员指导居民使用该设备。智能垃圾回收机不仅提高了垃圾回收流通效率,还以“积分奖励”的方式,提升了居民对垃圾分类回收的热情,也大大提高了分类的准确性,是促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一项新举措。

没有智能垃圾桶的部分小区采用手工制作的拉环、厨余垃圾破袋器,投放垃圾。目前,石冶小区、胜南37小区、皇姑坟东院小区已安装了拉环。接下来,街道将在辖区内每个厨余垃圾桶上安装破袋器,提高居民自觉破袋投放厨余垃圾的积极性。

矿泉水瓶变成了花盆,易拉罐变成了手工飞机的机身,用不到的纽扣、饮料瓶盖变成了PVC展板上“大熊猫”的眼睛……和平街居民还通过“变废为宝”的形式,将这些原本好像一点用处都没有的“垃圾”变成了一个个精致美观的工艺品。,宣传了废旧物品循环利用,推动了垃圾源头减量,为创建文明和平街添彩。

(责编:高星、鲍聪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