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小小的不便,不少人会对垃圾分类产生抵触情绪。朝阳区小关街道用上绣花功夫,一一破解难点、痛点,通过安装桶盖手环、破袋神器、预约清运等措施,64个小区抓实抓细垃圾分类,实现分类全覆盖。
在京煤家园小区,分类垃圾桶摆放到位、设施齐全干净整洁,志愿者每天坚持巡逻值守,在垃圾桶边常态指导。引人注意的是,绿色的厨余垃圾桶上方垂着一只手环。只需轻轻向下拉动,桶盖就能开启。垃圾桶内侧还安装了一只钉子,能轻易把塑料袋划破,实现无接触“破袋”。
这些小心思,是京煤家园党总支的智慧结晶。社区党总支书记任正军说,自打实行垃圾分类以来,社区里96名党员担任垃圾分类志愿者,带头履行“一岗双责”,定时在垃圾桶前细致引导居民正确投放。
“我们值守时发现,居民的分类热情都很高。可正是一些不完善的小细节阻碍了分拣率的提高。”任正军说,就拿厨余垃圾“破袋”来说,难度虽不大,但居民却往往会弄脏手,“尤其是着急上班的年轻人,扔完垃圾没地儿洗手,多别扭啊!”
党员和志愿者们立即行动起来,走访其他小区的经验,结合实际情况反复试验。最终,厨余垃圾桶手环和“破袋神器”投用,大家可以无接触式投放厨余垃圾。
京煤家园党总支还结合《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定期组织支部党员、居民志愿者开展垃圾分类相关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设置垃圾分类党员示范家庭、白名单、红榜奖励机制。
在不远处的小关东里10号院等小区,垃圾分类也成了新时尚。鲜艳的色彩、可爱的形象、充实的内容……在10号院栅栏墙处,原先斑驳破损的老墙面被一幅幅饱满生动的垃圾分类、环保文明宣传画所取代,扮靓了周边环境。
“我们利用各类行政、市场手段,打通流程阻碍,促进源头减量,持续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小关街道城管办相关负责人说,以绣花功夫推进垃圾分类,辖区64个小区已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