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不落地、社区“无桶化” 六里屯推进垃圾分类落实落细

2020年08月31日17:02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居住密度大、流动人口多、基础设施薄弱……在老旧小区,垃圾分类工作面临诸多“老大难”。朝阳区六里屯街道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引导社区干部全体行动、党员干部全力带动、居民群众全面发动、社会单位共同行动,抓减量、抓示范、抓精细管理、抓宣传引导,在辖区广泛深入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并总结出生活垃圾分类“三集中”工作法,即集中时间投放、集中地点精拣、集中收集清运,基本实现了垃圾不落地、社区“无桶化”。

从“34”到“5” “三集中”工作法让垃圾不落地

下午5点多,两辆分别装载厨余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桶的垃圾流动巡回收集车开进甜水西园社区,等待居民投放垃圾。

据社区党委书记李颖介绍,作为六里屯街道垃圾分类的试点社区,从2019年7月开始,甜水西园社区启动了“三集中”垃圾分类法,居民生活垃圾集中时间投放、集中地点精拣、集中收集清运。社区原来的34组垃圾桶,如今已精简为5处定时定点投放点位。

“以前桶多,垃圾多,一到夏天味道重,苍蝇蚊子乱飞,有时候还能看到老鼠偷偷吃垃圾。现在这些现象都没有了。”73岁的小区居民林桂珍回忆道。

垃圾桶投放时间为每天早上6点半至9点、晚上5点半至8点。错过时间的居民可前往垃圾流动巡回收集车投放。两辆垃圾流动巡回收集车定时在小区12栋楼轮流停靠半小时,每天巡回一轮,分别收集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居民可在社区发放的宣传手册上查看巡回车停靠的时间和地点。疫情期间,居民在家时间多,社区适当延长了垃圾桶站投放时间,并增加了人工值守,便于居民投放。

此外,为鼓励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甜水西园社区还为居民提供积分兑换服务,正确分类投放可以获得积分,用于兑换生活用品。

“无桶化”办公 试点单位“全楼无垃圾桶”

北京维拓时代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是六里屯街道第一家垃圾分类试点单位。“我们公司上下都很重视垃圾分类这项工作,通过张贴海报、循环播放宣传片等方式宣传垃圾分类,发放可降解纸袋,呼吁全体员工减少垃圾的产生、做到‘全楼无垃圾桶’。同时按照垃圾分类标准更换了所有室外垃圾桶,第三方保洁公司还给我们员工做了垃圾分类指导和培训。”公司党委书记李振龙说。

“我们之前平均两人一个垃圾桶,每天会产生好多垃圾,也不注重垃圾分类。现在,楼里没有垃圾桶,保洁阿姨每天两次统一收垃圾,我们也会尽量减少垃圾产出,养成分类投放习惯。”公司员工吴先生介绍说。

在这家公司的后院,张贴着不同标志的垃圾桶摆放整齐,周围干干净净。“这是带有人脸识别系统的智能垃圾桶,同时还设有pc耐力遮阳板,方便大家使用。”李振龙说道,“一定要创造各种条件,让垃圾分类真正走进员工内心,成为大家的行为自觉。”

垃圾分类管理“三大机制”共同发力 居民满意度提升

在推进垃圾分类过程中,六里屯逐渐形成了垃圾分类管理三大机制,即宣传培训机制、讲评考核机制、问题破解机制,三大机制共同发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今年以来,六里屯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对地区志愿者和楼门长进行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多层次培训,汇聚骨干力量,以点带面,增强辖区居民和从业人员进行垃圾分类的自觉性。“垃圾分类”主题剪纸、“拍手谣”等宣教形式也应运而生,解决了困惑居民的垃圾“为什么分”“去哪儿分”和“怎么分”的问题。

在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设置《精准分类登记台账》,对居民投放垃圾的质和量进行登记,每月对分类投放精准的居民予以记分奖励。针对辖区300余家党政机关、学校、医院、餐馆等社会单位,以“垃圾分类自律协会”为平台,设置“红黑榜”。对于垃圾分类效果好、清运合同规范、收运记录齐全、没有违法行为、得分较高的单位列入“红榜”,予以表彰奖励;对于未严格推行垃圾分类、对违法事项拒不整改、得分较低的单位列入“黑榜”,进行约谈和查处。

针对工作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如集中投放点的设置问题,依托党政群共商共治,确定点位、标准以及集中投放点“六个一”模式,即:一组桶站、一名护桶员、一张桌子、一把遮阳伞、一本台账、一个摄像头。针对工作中的细节问题,进行分类指导、逐项解决,如在护桶员专题培训会中,明确了“看、说、称、洗、记、擦”六字工作规范。

据悉,“撤桶并站”全面实施后,六里屯辖区原有538个点位撤并为199个标准化垃圾分类桶站,撤桶率为63%;生活垃圾实现减量,每月垃圾产出总量从3000吨减少至2400吨,减少20%;小区环境卫生明显改善,居民关于“脏乱差”的投诉大幅下降,对小区环境的满意度普遍提升。

(责编:高星、鲍聪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