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东城社工”

2020年03月21日13:34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人民网北京3月21日电(池梦蕊 洪珊)这个不平凡的春天,在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有一个群体火了。社区里有他们,电视里有他们,歌声里有他们,他们是东城社工。

他们,不仅仅是坚守在防控一线的社区工作人员。为百姓守好门,为百姓服好务,越来越多的人都在全力奉献。白衣执甲的医护人员、日夜值守的保安大哥、下沉社区的机关干部、小巷管家、楼门院长......“我们都是东城社工!”正是凝聚了强大的力量,才守护了一方安宁。

我是社区书记,我是东城社工

抗击疫情有两个主阵地,一个是医院救死扶伤,一个是社区疫情防控。

社区疫情防控这个战场,同样是基层治理的检阅场,东城区广大社区工作者组成这支经得起考验的“受检部队”。

阳光洒在福祥社区居委会房檐上,交道口街道福祥社区书记李德青开始一天的工作。为了织密社区防控内外两张网,本着“院落有人守、胡同有人巡、网格有人查、外围有人卡、重点有人盯”的原则,安排值守力量。

社区排查的关键在于收住“外网”,福祥社区在帽儿胡同西口、柺棒胡同西口、玉河南口、东不压桥南口、南锣鼓巷南口五处设置外围点位。

此外,她和社工们绘制楼房战“疫”图,将辖区7栋楼房哪个单元、哪层楼、住着哪户人家的情况信息,数据可视化。

具体而言,就是把楼房区做成平面图,将前期摸排情况,用绿色、桔色、红色及卡通小人四种形式,将住户情况分门别类。“绿色”代表没有出京户,“橘色”代表返京户或未返京户,“红色”代表有发热人员户,卡通小人代表住有独居、空巢、残疾、低保等特殊群体。

从而,有效节省反复查阅住户信息时间,提高了下户巡查效率,每天下午4点更新这一天摸排的情况。

和李德青一样奔波的,还有东花市街道南里社区书记杨立新。习惯于当好整个社区“大管家”的杨立新,工作起来就忘了自己的年龄。已经52岁的她和年轻的同事一起,用脚丈量着辖区的每一寸土地,拉着消毒车上下午在社区消杀,夜间带队检查同仁医院集体宿舍。

南里社区是一个有4100户居民的大型社区,排查工作任务艰巨,小区里的每一户都要排查到位,就要通过以房找人、以车找人,甚至要通过老龄委、卫健委的网站,不错过一丝蛛丝马迹。对于要重点摸排的群租房、日租房和集体户,杨立新更是自己总结了“六点工作法”,政策掌握熟练点、各项工作向前点、登记摸排细致点、工作态度耐心点、服务老人温情点、相关合作感恩点,保证工作的细致到位。

目前,南里社区严密防控,实行了社区全封闭管理。“我们制作了粉、橙、白三类出入卡,粉色老住户出入证、橙色出租房出入证和白色临时一次使用出入证。”杨立新解释说,“对恢复上班的居民,单位提供复工证明,再发粉色上班出入证,既有效保障居民出行又不让多余出入证流失给小区防控带来风险。白色的临时出入证,给临时回家为父母做饭、送菜的居民亲属提供了便利。”

在社区的西大门,贴着一副杨立新自己写的对联:疫情紧莫烦躁稍作忍耐。讲大局持卡入邻里同安。横批是:守住家园。社区封闭了,居民们的日常生活不能受影响。

社区成立了由社区工作者、在职党员、退休党员组成的“战‘疫’爱心志愿队”,负责给有需要的人送菜送生活物品上门。对于有居民反映的小区封闭了,快递没法送的问题,又成立了“快递志愿服务岗”,由社工和志愿者将每户的快递送上门。“群众的需要在哪里,我们的社工服务就在哪里!”杨立新告诉记者,从2000年加入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在南里社区已经待了20年了,很多人就跟自己家人一样!

她和同事一起连续作战54天。东城区的社区工作者当中有刚当上父亲的年轻奶爸、有放弃蜜月旅行的新郎官、有两个孩子的妈妈......他们忙碌的身影,是社区疫情防控最好的“注脚”。因为他们深知,社区是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主战场,是阻断疫情扩散蔓延的最有效防线。

社区防控,冲锋在前,我们是东城社工!

我是医护工作者,我是东城社工

防控疫情,他们白衣执甲、逆行出征。

是怎样的一种爱,让他们飞蛾扑火,奋不顾身,是热爱、是责任、是使命、是担当......

普仁医院是东城区第一家接收新冠病毒确诊患者的医院,3个批次、52名医护工作者,先后进入隔离病房工作。

戴上口罩有些许憋闷,眼罩局限了视野范围,隔离衣约束着四肢的活动,最后他们化身小蓝人,在胸前和背后写上各自的名字,以便辨认。一套防护服一旦穿上就是6-7个小时,每天如此。

护士长王青发现比病毒更怕的,是病人面对未知的焦虑。

第一天进入病房,她见到一位确诊患者,他问王青第一句话是“你怕吗?”

“我不怕!”王青说,“2003年去过SARS(非典)病房,现在17年过去了,活得挺好!”她鼓励那位患者,“有我们在,您肯定能出院!”

在东城区疾控中心实验室里,每一天要对几十份核酸样本进行检测。近两个月,每一位工作人员每天工作12小时,保证每一份样本检测第一时间反馈结果。

“我们为了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双人双试剂双仪器并行检测。 防止发生假阴性假阳性的结果。”疾控中心实验室工作人员说,样本进入实验室后第一时间开展检测,快速准确报出结果,为病例诊断提供实验室的科学数据。

实验室的核酸检测,能够准确地找到确诊病例;而想要控制住疫情,找出密切接触者,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靠流行病调查,简称“流调”。

张海艳是东城区疾控中心流调小组的组长,他们全组每天都是24小时连轴转。每当接到发热门诊的报告,他们都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复盘14天的轨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流调人员帮助病人一点一点搜索记忆,通过手机支付记录、位置定位等方式寻找线索。流行病调查往往一做就是一两个小时,要在反复询问中确认行动轨迹。

发热门诊筛查、核酸检测实验、接收确诊病例、流行病调查、隔离点集中观察......多少医护工作者为此不舍昼夜、日夜奔波。

白衣执甲,不辱使命,我们是东城社工!

我是“洋志愿者”、我是小巷管家,我们是东城社工

Hello, how can I go through the formalities?(您好,请问我怎么样可以办理通行手续?)

“You can make a declaration one day before the rework, then explain the situation to the relevant units and fill in the letter of commitment ……”(“你可以在返工前一天提出申报,然后向有关单位说明情况,填写承诺书……”)

在东直门街道东外大街社区的海晟名苑小区值守点位上,居民们惊讶地发现这里多了一位金发碧眼的“洋志愿者”。他在志愿者的工作岗位上忙碌着,他就是来自英国的JOHN、中文名字江浩,在中国已经生活18年,居住在东直门地区也有5年时间了。

江浩总说“疫情当前,不分国籍,人人尽责!”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江浩没有选择返回自己的国家,而是积极投身到东外大街疫情防控社区志愿者的工作。

他参与到社区的志愿活动中一月有余,共接待了上百位外籍居民的咨询,最多的时候,江浩一天就接待了10多名外籍居民。这也让外籍友人们对我们的志愿服务赞不绝口。

当他得知社区要上门联系一名委内瑞拉驻华大使馆工作人员,但对方不会说中文,他主动找到社区,说“我可以和你们一起上门发放社区联系卡,委内瑞拉是西语系国家,我们上门沟通的时候要注意当地国家的文化特点,要让他们感觉到我们友好的态度,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到了门口后,江浩主动问候这名大使馆工作人员,聊了一些共同的话题,并且用西班牙语跟对方打招呼,顺利的把社区要提示的事情告知了这名大使工作人员。

江浩经常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到门口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参加防疫值守,不断切换中英文,既跟外籍人士主动打招呼,又与中国人热情的问候。江浩说“我到中国18年了,对中国充满了热爱,我有一颗中国心,中国就是我的第二故乡,我也愿意为我的故乡奉献自己一份力量,看到这么多人都日以继夜的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我这点算不了什么。”

卫江顺是工体社区小巷管家,也是35号院的院长,卫江顺在疫情发生的第一时间与工体社区党委对接,共同商议小区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在征集院内居民的意见后,王家园35号院于腊月二十八就正式封闭小区,是工体社区最早实现全封闭管理的小区。小区封闭后,卫江顺院长带头在门口点位值守,严格人员进出管控,院内平房、楼栋一日三巡,从不放松。

王家园35号院仅保留正门一个进出口,由包括卫江顺院长、6名停车自管会成员、7名居民志愿者在内的14名院内居民自行排班,一天3人上岗,构成35号院点位值守力量。自疫情发生至今,王家园35号院院门口值守点位不需要机关下沉干部、社区干部这些“外援”,全部由院内居民自行构成值守力量,做到来人必查,不漏一人。

和热心居民卫江顺一样,安改芝也是小巷管家。

面对大规模的外地返京人员,防疫工作到了褃节儿上。安改芝是前东社区14号楼的小巷管家。前门街道、社区、物业工作人员全体连轴转,发动群众实行“新门前三包”,守护共同的家园。

包消毒、包卫生、包监测,安改芝熟记“新门前三包”制度,并带头践行。每天除了清洁自己的屋里屋外,对自己所在的居民楼也格外上心。每天她都要挨家挨户看看,请返京人员向社区登记,甚至晚上都要出来转一转。

小巷管家发源地龙潭街道,光明社区小巷管家宋雅军,有着党龄27年,她是“明院花香”小巷管家团的团长,疫情期间,她带领团员更新宣传栏防疫知识、张贴防疫宣传标语、提示居民居家做好防护、筑牢社区疫情防控宣传阵地。

她还是光明楼1号楼4单元的楼门组长,采取楼自为战方式,组织居民每日在微信群报送身体情况,定期对楼道进行清理消毒,密切关注人员返京情况并及时上报社区。

她也是一名普通党员,主动请缨参加小区封闭管理的岗位值守,并积极动员居民筹集消毒液、手套等防护物资,捐赠给社区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像这样的小巷管家、楼门院长、退休党员,东城区还有很多很多,他们是群防群治重要力量。

因为热爱,用心守护,我们是东城社工。

我是下沉干部、我是楼宇管家,我们是东城社工

白宇是东城法院刑事审判庭的一名法官助理,在疫情期间,她成为东四街道豆瓣社区的一名下沉干部,她是东城区2216名下沉干部中的一员。

豆瓣社区是北京核心区常见的老旧社区,居民楼大多是建国初期建造的步梯楼,社区常驻居民2700多户、8300多人,且以老年人为主。

最基础的工作是入户排查。豆瓣社区作为一个老旧社区,排查工作最大的困难的就是没有电梯。当在1小时内爬了8个6层楼后,她深深感到“老社区”远比她想象得古老,与居民面对面沟通也远非想象得那样容易;当她隔着口罩,气喘吁吁地跟一百多户居民接连交涉之后,才切身体会到了什么是“炸肺”的感觉。

增强社区居民依法防控意识,也是她格外倾注精力的一项工作。针对个别居民不理解、不配合,甚至闹情绪等问题,她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与同事一起印发并张贴普法宣传材料,为居民解释法律法规、解答法律疑问,还结合媒体报道的5起典型刑事案件录制了“法官大讲堂”线上视频课程,在新浪教育上线,提醒广大社区居民在特殊时期自觉自律,不触碰法律底线。

“我们就是在奔跑、值守、宣讲的过程中,以义无反顾的姿态负重前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守好一方平安、尽好一份责。”白宇说,作为一名下沉干部,他们是疫情防控期间不可缺少的一抹亮色。

社区防控重要,商务楼宇防控也不容有失。

东城区对全区257座商务楼宇进行多轮的检查整改,每一个与防疫有关的细节都会检查到位。对发现问题的楼宇,要求现场整改、限时整改,二次检查仍不合格的予以警告、公示。

其实,早在春节假期里,依托紫金服务工作网,东城楼宇管家上线了,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楼宇管家帮助物业对接各类防疫物资的采购渠道,保障物资供应。与物业签订了疫情防控责任书,一周7天、每天24小时随时随地响应,

“90”后的刘冠宏是北新桥街道执法队队员,也是楼宇管家,他负责的簋街和东四北大街有商户200余家,重点商务楼宇4栋公司153家。他对自己的要求是每7天将这350多家商企的消毒、限流等22项防疫措施全部实地排查一遍。

他几乎每日出现在商务楼宇内,平均每天2万步的检查强度确实很累,但他深知一个无比简单的道理“自己出现的越频繁,大家就越安全!”

力量下沉、筑起防线,事无巨细、当好管家,我们是东城社工。

我是保供企业员工,我是东城社工

天还没亮,位于平谷鱼子山镇绿水峡谷生态园种植基地里,工作人员早已开始分拣包装蔬菜,张海威是基地与北新桥社区菜站之间的“送菜员”,也是这个基地的老板。

“老王,这柿子椒像这样的,就吹了,不要它了,菜的质量必须要保证。”张海威有一张清单,记录着社区居民最近想吃的菜。

“民安社区李奶奶吃那个酸甜口的西红柿,你给我准备好了吗?”张海威问一旁的工作人员,“给我吧!我一会直接装车上。”

张海威说,蔬菜这东西必须得早上来,要这新鲜劲,夜里边两点多钟就开始倒腾这点菜。

早上7:30,张海威到了北新桥街道北新仓社区。自从疫情爆发之后,东城区北新桥社区封闭管理,不仅要车辆消毒,场地消毒也不能马虎,“卖菜前消毒一遍、收摊之后再消一遍”张海威说。

这辆流动菜车上包含30种蔬菜,10多种水果,总量达到500公斤左右,基本上可以满足一个小区的供应量,刚把车上的菜摆到小区临售点,陆陆续续就有居民来买菜了。

菜品新鲜,菜价比附近超市便宜。张海威是位老北京,在他看来,疫情期间,得做点贡献,惠民是必须的。对于有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张海威还送菜到家。像这样蔬菜供应网点,东城区有260余家,民生稳、人心就稳、社会就稳。

东城区既有保供的菜商,也有技术型保障企业,视联动力其中的代表。

为了更高效安全的会诊,很多医院需要建立实时便捷的视频通信系统。视联动力赠送价值接近两千万元的视联网高清视频通信设备,工程师进入海南、福建、北京等多地定点救治医院安装,尽全力保障医院视频通讯畅通,保障医院随时与当地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卫健委等机构信息通达。

视频抗疫大网确保全国范围内数千家医院与120,000个各级行政单位互联互通,疫情信息传递渠道通达,极大程度上减少了人员聚集带来的风险,为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4,592个单位提供了3,449次服务。

民生有保障、技术有支持,我们是东城社工。

我是环卫工人、我是保安大哥,我们是东城社工

疫情防控,环卫系统是百姓公共区域“安全卫士”。

早上六点多,东城环卫公厕保洁员甘雪美开始一天的工作,她的工作是负责南锣鼓巷地区的公厕保洁。“还是有点害怕,毕竟厕所什么人都来,不过那也得坚守岗位。”

从疫情开始,甘雪美的工作量陡然增加。“我们按照规定,每天要用含氯消毒剂溶液对厕所进行全面消毒,尤其是水龙头、扶手、烘手器、通风口这些市民经常能触碰到的地方,按规定每天最少进行4次消杀。”

此外,还要对公厕整体进行两次喷洒消毒,像甘雪美一样,在东城区1266座厕所内,1500余位工作人员坚守岗位。

与公厕相同,垃圾清洁站消毒杀菌工作也是重中之重。

“我们每次作业之后都要对地面进行消杀,相比较平时,包括清洁车辆进出站都要进行消毒,就是用消毒液消毒杀菌,所以比平时的工作量要大多了。”环卫清洁站操作工王腾告诉记者,城市主干道的清扫、公共区域的保洁、果皮箱每日多次清洁消毒......

甘雪美、王腾是公共区域卫生“安全卫士”,曹俏伟、何文柱是黑夜里胡同的守门人。

“凡出入胡同的居民,必须检查出入证、测量体温,来访车辆检查后排座椅、后备箱,无论是出门遛弯的还是来看望家人的,我们都会进行检查,没有出入证一律要登记。”安定门街道保安曹俏伟对于工作职责如数家珍。

“那天,我正在巡逻胡同口保安求助说有人要闯岗!”撂下电话,不到五分钟保安队副队长何文柱就带着机动小队赶到现场,发现确实有几个男子试图闯岗,赶忙上去支援,“他们一个说出入证忘带了、一个说要去胡同里的医院瞧病,没有出入证,想尽办法要进胡同,不愿意检测体温和登记,没办法,我们坚决说不!”后来他们说自己是来突击检查的民警,出示出入证和警察证证明身份,原来是虚惊一场。

保障清洁、守护黑夜,我们是东城社工。

抗击疫情,众志成城。

他们或在东城工作、或在东城学习、或在东城生活,他们用自己满腔的热忱、不负使命的信念、专业的工作能力,构筑群防群治的人民力量。

因为,他们始终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

他们是东城区疫情防控走上考场的考生,他们在考卷上写下共同的名字——东城社工,这份考卷分数几何,相信分数自在人心。

他们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听到有人对他们说——东城社工,我为你喝彩、我为你而歌、我为你自豪!

请允许我们骄傲地说一句“我们都是东城社工”!

(责编:池梦蕊、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