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生物產業高質量發展”論策論道沙龍在京舉辦

4月22日,北京市科協專業智庫論策論道沙龍——“醫藥生物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道與策”在昌平區生命科學園召開。活動圍繞我國醫藥事業發展的目標和任務,聚焦北京市支持創新醫藥高質量發展的工作舉措,通過院士報告、主題報告、互動交流等多種形式,打造智慧碰撞、合作交流、共謀發展的平台。
北京市科協一級巡視員劉曉勘表示,北京市科協不斷拓展決策咨詢平台功能,著力把科技工作者個人智慧上升為有組織的集體智慧。論策論道沙龍作為其中的品牌活動,圍繞特定主題和產業領域,凝聚共識,聚智匯力,為黨和政府科學決策貢獻力量。北京市科協將持續組織科技工作者,與昌平區攜手圍繞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踐問題,提出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的決策咨詢成果,共同服務北京醫藥生物產業高質量發展。
昌平區副區長張碩表示,昌平區作為北京國際科創中心建設的重要承載區,是北京發展生命健康產業的主陣地。本次大會聚焦醫藥生物產業高質量發展,搭建了碰撞思想、深化合作、共謀發展的高層次平台,與產業發展方向高度契合,為深化政企研合作交流、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難得機遇,也將有力推動昌平醫藥健康產業跨越發展。
在院士報告環節,中國科學院院士趙繼宗作了題為“腦機接口臨床試驗研究”的報告,系統闡述了我國在該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和未來發展方向。他指出,從安全性、准確性、易用性、通用性和成本等諸多角度而言,腦機接口技術距離商業化應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臨床應用尚待時日。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應用場景的拓展,腦機接口技術會為人類帶來更加美好的未來。
在主題報告環節,北京市醫藥衛生科技促進中心主任張靜波以“醫學科技創新轉化工作的思考與實踐”為題進行分享。他認為,我國醫藥創新已經從“跟跑”到“領跑”,從仿制到自主研發,許多領域已經進入無人區﹔醫藥研發要從“0”到“1”,離不開臨床資源的支持。北京市衛生健康委正努力塑造以臨床需求為導向,以臨床價值為目標,以有組織的研究和有組織的轉化為手段,構建首都醫學科技創新轉化生態體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