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彈一星”在海澱主題展正式開展
人民網北京11月18日電 (記者董兆瑞)今天上午,“兩彈一星”在海澱主題展在“東方紅一號”衛星誕生地——北京衛星制造廠科技園正式揭幕。300余張珍貴圖片、108件展品,展示了“兩彈一星”與海澱的深厚淵源,講述了“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和眾多參與“兩彈一星”偉大事業人物的奮斗歷程。
“現在我們所在的地點,正是“東方紅一號”誕生地,在這裡見証了中國航天事業從初創到蓬勃發展的偉大歷程……”“兩彈一星”在海澱主題展位於北京衛星制造廠科技園5號廠房,面積近1400平方米,分為序廳、“從這裡出發”、“‘兩彈一星’精神”、“筑夢新征程”四個展區。其中,“從這裡出發”部分,通過坐落於海澱境內的“兩彈一星”地標,講述“兩彈一星”事業在海澱發祥、策源、集結和出發的故事,深入挖掘“兩彈一星”與海澱的淵源,追溯中關村創新精神的根脈,激勵新時代海澱人干事創業。
“‘兩彈一星’精神”部分,以較大的篇幅,按照“熱愛祖國 無私奉獻﹔自力更生 艱苦奮斗﹔大力協同 勇於登攀”的順序,用功勛的故事和重大的事跡生動詮釋“兩彈一星”精神的豐富內涵。“筑夢新征程”部分著重講述“兩彈一星”精神在海澱這片熱土上的傳承和發揚。這一部分注重融入科普互動元素,設置多個科普互動教室,讓觀眾特別是青少年觀眾在互動中了解掌握科學知識,提升科技素養。
在展區中還原了一處錢學森家中會客廳的場景,陳設雖然簡單,但在這裡卻解決了很多重大問題。“上世紀60年代初,正值我國導彈事業初創時期,每周日下午,錢學森將各林爽、任新民、屠守鍔等分管科技工作及型號研制工作的領導請到自己家中,就導彈研制中的重大技術問題、管理和協調中的遇到的矛盾進行深入討論。”工作人員說,“這種民主、和諧的技術氛圍促進了導彈工程的研制。”
“這是一次深刻的學習和體驗。錢學森、朱光亞、郭永懷等功勛的名字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熟知,展覽通過講述他們背后的故事,也讓我們更深刻體會到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科技報國精神。”參觀者朱女士向記者表示,“對於年輕一代來說,特別是青少年,參觀這樣的展覽是一次很好的愛國主義教育,可以激發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和對國家的熱愛。”
在揭幕儀式上,海澱區還為“兩彈一星”在海澱宣講團成員單位授牌並頒發証書。記者了解到,宣講團由“兩彈一星”功勛后代、有關專家和學校學生組成,將走進學校、街鎮、社區(村)、相關單位,大力弘揚“兩彈一星”精神,講好科學家在海澱故事,激發青少年愛國情懷,提升市民科學素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