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北京中小學“上新”博物館課

2024年03月02日09:03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中小學“上新”博物館課

  本報訊(記者 李祺瑤)跨學科課堂“搬”進博物館,博物館資源引入校園,校館聯合打造數字博物館……新學期伊始,北京市不少中小學“上新”博物館課,引導學生們在豐富的文化之旅中,博“悟”世界。

  通州區運河中學附屬小學與北京大運河博物館是近鄰,在博物館舉辦了開學第一課后,老師們正在為本學期新開設的“運河之舟”博物館系列課程做准備。“這門課程融合了文化、藝術、體育、科技等多個學科,老師們將帶領學生走進博物館,通過綜合實踐活動,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藝術品位、科學素養等。”該校副校長李術偉介紹。開學后,各科老師集思廣益,按年級設計了“說文解字”“織品服飾”“美器佳作”等6類主題課程。

  “歷史像是一個盲盒,充滿了意外和驚喜。這個寒假,我化身一名偵探,打開了一個叫做‘殷墟’的盲盒,呈現在我眼前的是一片片甲骨和一個個優美的文字……”新學期,海澱區實驗小學九一分校成為北京市首個甲骨文教學研究基地校。六年級學生陳羿旭和老師同學們分享了自己在中國文字博物館的研學之旅,他說,“我覺得甲骨文不能隻躺在博物館和書本裡,我們要用自己的方式讓它‘火’起來。”

  隨著基地校揭牌,豐富的博物館資源將涌入校園。中國文字博物館的館員將定期到學校講解甲骨文知識,開展甲骨文特色教學活動。“我們共同在學校微信公眾號上開設了‘甲骨與漢字’欄目,從源頭出發解讀漢字演變,通過文字臨摹、文字創造等,培養學生興趣和創造性思維。”海澱區實驗小學九一分校校長樓薇琳介紹,老師們還設計了“甲骨文廣播體操”,拉近學生與古老文字的距離,助力文化遺產的活化利用。

  還有學校為學生打造更多元的“博物館”。史家小學和國家博物館合作開設博物館綜合實踐課程已有多年,實行展廳、教室“雙師制”教學,讓學生走出去的同時,將博物館資源引入日常課堂教學。目前,該校正在建設一座數字博物館。

  “彩陶的紋飾如此流暢,難道6000年前古人已經發明了筆?”教室裡,借助校園智能交互屏幕,學生可以360度欣賞數字文物,甚至上手“觸摸”。老師不急於公布答案,而是讓學生到博物館“雲游”,主動探究古人的秘密。這門升級版的博物館課程目前已收入近百組數字文物,並邀請國家博物館終身研究館員齊吉祥錄制歷史故事講解視頻,進一步打破校館邊界,帶領學生飽覽中華上下五千年。

(責編:李博、鮑聰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