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今年“上線”435個重大項目 繼續保持千億投資規模

人民網北京2月27日電 (記者李博)記者從2月27日召開的2024北京城市副中心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上獲悉,今年城市副中心將繼續保持千億投資規模,共安排435個項目,總投資預計6658億元、2024年計劃完成投資1005億元。此外,副中心人才政策2.0版——運河英才計劃“亮相”,11個重大項目現場簽約……城市副中心全面吹響產業高質量發展集結號。
拿出10億產業扶持資金
通州副區長吳孔安介紹,今年通州區優化提升了“1+N”產業政策體系,制定了《關於加快推進北京城市副中心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我們將拿出10億元產業扶持資金,50億元產業引導基金,50萬平方米新型產業空間,從資金支持、空間供給、營商環境、人才服務等全方位助力企業在副中心發展。”
《若干措施》分為6個部分,包含26條措施,主要圍繞產業集群化、創新化、生態化,提供空間、人才、金融保障等方面。為加速產業集群化發展,城市副中心對新增產業鏈頭部企業最高按年度區域貢獻的70%給予扶持,對存量產業鏈頭部企業最高按年度區域貢獻增量部分的70%給予扶持。“對產業孵化平台,我們將給予連續三年每年最高1000萬元支持並提供低成本產業空間。鏈主企業、專業運營主體、基金管理機構,都可以成為副中心的‘產業合伙人’,對‘產業合伙人’引入的企業,最高按年度區域貢獻達到既定標准以上部分的70%給予合並計算支持。”吳孔安說。
為推動產業創新化發展,副中心將鼓勵企業以研發促創新,“我們全力支持企業攻克‘卡脖子’技術,研發更多‘根技術’。”吳孔安介紹,按照研發投入情況,每年給予最高300萬元支持,根據成果產出績效,給予最高500萬元支持﹔鼓勵企業以數智促創新,對獲“燈塔工廠”稱號、國家級“智能制造標杆企業”示范稱號、北京市“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示范稱號的企業,給予最高300萬元支持﹔鼓勵企業以平台促創新,對首次獲得國家級、市級認定的,給予最高500萬元支持﹔鼓勵企業以引優促創新,對新認定或新遷入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最高支持300萬元﹔鼓勵企業以綠色促創新,全面推進企業綠色化轉型,對相關行業企業最高給予300萬元支持。
為夯實產業空間保障,副中心將加大產業空間供給,每年釋放不少於50萬平方米的功能復合新型產業空間。企業可通過彈性出讓、長期租賃、先租后讓、租讓結合等方式獲得產業空間。依托集體土地入市及統籌利用、樓宇分割銷售等政策,多種模式為產業項目落地提供保障。
為夯實產業資金保障,副中心積極發揮產業引導基金功能,聚焦基礎設施和“6+3”高精尖產業領域,構建“1+6+3”的產業投資矩陣(1:政府引導基金﹔6:六大產業子基金﹔3:三大未來產業子基金),強化細分領域產業鏈組合投資和布局。“我們將用足用好副中心50億元產業引導基金,支持設立重點產業子基金。同時,我們推動私募基金健康發展,給予管理人最高2000萬元資金支持。” 吳孔安說。
連續4年保持千億投資規模
通州區常務副區長王永杰發布北京城市副中心“千億投資重大項目”時介紹,城市副中心圍繞“一年一個新節點、每年都有新變化”,年均投資額歷史性從百億級躍升至千億級,並從2020年起連續4年保持千億投資規模,位列全市第一梯隊﹔其中建安投資連續5年排名全市第一。“千億投資”以重大項目為依托,搭建起副中心“四梁八柱”,綜合承載力全面提升,經濟內生動力顯著增強,城市吸引力持續躍升。
今年,城市副中心將繼續保持千億投資規模,共安排435個項目,其中續建項目180個、新開項目184個、優先儲備項目71個。基礎設施領域項目231個,力爭實現東六環入地改造、廠通路、環球影城北綜合交通樞紐等項目完工,加快溫潮減河工程、軌道交通101線一期工程、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等項目建設進度,力促春明路、潮白河國家森林公園先行啟動區等項目落地開工。
民生改善領域項目76個,力爭實現安貞醫院通州院區、路縣故城遺址工程等項目完工,加快首兒所通州院區、人大通州新校區、北苑家園中心、體育場升級改造等項目建設進度,力促工人文化宮、北京第一實驗中學、文旅區幼兒園等項目落地開工。
產業領域項目128個,力爭實現北規院業務綜合樓、台湖圖書城提升改造等項目完工,加快張灣環球奧萊小鎮、首旅總部、西工大北京研究院、清華大學通州金融發展與人才培養基地等項目建設進度,力促海昌海洋公園、宋庄青年藝術家工坊等項目落地開工。
會上,360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軟通動力信息技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金融分析師協會、三隻羊(北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阿裡巴巴文化娛樂有限公司與通州區人民政府分別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北京城市副中心產業引導基金、北京通州城市建設運行有限公司與中金資本運營有限公司、諾思格(北京)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簽署醫藥健康方向重點基金合作協議。中國外文局亞太傳播中心與通州區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與通州區人民政府簽署科技創新促進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合作協議﹔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與通州區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法國中國工商會與通州區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會上舉行了北京城市副中心企業高質量發展聯合會啟動儀式、北京城市副中心技術創新中心揭牌儀式、北京城市副中心ESG綠色金融聯盟揭牌儀式,北京城市副中心與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成渝、閩三角、北歐等地區代表性機構合作成立“投資副中心合作伙伴聯盟”。
副中心人才政策2.0版出爐
為助力北京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副中心人才政策全面升級為“運河英才計劃”。通州區組織部部長孫學偉介紹,該計劃面向在副中心工作或有意向來副中心創業的人才群體,按照運河杰出人才、運河領軍人才、運河青年人才分層次予以認定,在資金獎勵、引進落戶、人才安居、子女教育、醫療服務等方面精准給予支持。
同時,為人才發放數字化“運河英才卡”,集成政策咨詢、政務服務、金融商務、文化旅游、生活出行等各項人才服務。作為全市首家應用人工智能技術的人才服務卡,將打造多元文化融合、多維服務集成、多方資源共享的人才綜合服務平台。
此外,今年城市副中心將同步啟動“通武廊”區域人才一體化服務計劃,持續推進京津冀區域人才一體化發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