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時政要聞

北京市十六屆人大二次會議舉行第二場新聞發布會

北京交出增進民生福祉優異答卷

2024年01月25日08:43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北京交出增進民生福祉優異答卷

  本報記者 李祺瑤 王天淇 趙語涵

  昨天,聚焦“著力增進民生福祉”主題,市十六屆人大二次會議舉行第二場新聞發布會。多渠道增加中小學學位供給,織密織牢15至30分鐘“醫療服務圈”,進一步穩定和擴大就業崗位,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完成183個老舊小區改造,主動治理454項“每月一題”任務……過去的一年,從教育醫療、就業社保,到養老托幼、住房保障,北京交出民生實事優異答卷。

  昨天下午,市十六屆人大二次會議召開第二場新聞發布會。本報記者 程功攝

  今年新增2萬個中小學學位

  新建、改擴建35所學校,新增3.8萬個中小學學位,有效緩解學位缺口,超額完成民生實事任務﹔擴大教師交流輪崗比例,4.2萬余名教師參與交流輪崗,常態化交流輪崗機制基本形成﹔為1.2萬余名小學生提供暑期托管服務,鼓勵有條件的幼兒園開設2至3歲托班,213所幼兒園新增6039個托位﹔持續開展72所學校交通秩序監測和交通環境提升行動……2023年,教育領域民生實事“成績單”亮眼。

  市教委主任李奕介紹,2023年,本市加快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統籌365對義務教育學校開展“手拉手”結對,覆蓋全市所有鄉鎮義務教育學校﹔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升級建設北京青少年創新學院,建立首批18個市級培養基地﹔實施中考中招改革,暢通多樣化錄取途徑和多元化升學途徑。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關乎每一個家庭的未來。截至目前,本市共有282所幼兒園舉辦2至3歲托班,可提供托位9024個。今年,市教委將積極構建托幼一體化工作體系,支持有意願且符合條件的幼兒園參加托育服務,依托優質園開展托幼一體化試點﹔同時,多渠道增加中小學學位供給,落實好“新增2萬個中小學學位”市政府實事任務﹔推進市屬高校精准會診,實現分類支持、分類建設、差異化發展。

  李奕表示,本市還將系統推進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穩步推進教育評價綜合改革,做好中考實施效果評估工作,抓好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加強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持續鞏固深化基礎教育全員實訓成果,從政治素養、師德師風、育人能力三個維度一體化推進教師素養提升。

  信息化賦能就醫全流程

  市衛健委主任劉俊彩介紹,2023年,本市推進醫療資源擴容,北大醫院大興院區、朝陽醫院東院、友誼醫院通州院區二期開診運行﹔安貞醫院通州院區等項目順利推進,醫療資源配置更加合理。不斷完善分級診療,建成62個綜合醫聯體、122個市級專科醫聯體、36家兒科緊密醫聯體成員單位,優質醫療資源輻射效應日益凸顯。

  居民15至30分鐘“醫療服務圈”進一步織密織牢。目前,本市共有2000家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面實施延時門診和周末疫苗接種服務,全年延時服務惠及949.1萬人次。

  本市以信息化賦能就醫全流程,優化升級全市統一預約挂號平台服務功能,270家醫院實現統一平台挂號。推進“互聯網+醫療”服務,251家醫院開展互聯網診療服務,12家互聯網醫院實現“線上問診、快遞送藥”統一入口,互聯網總診療量較去年同期增長近80%。

  “聚焦‘一老一小’,本市構建了安全、有效、連續、便捷的全生命周期服務鏈。”劉俊彩說,本市進一步健全了嬰幼兒照護體系,啟動普惠托育服務試點,老年健康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創建率達98.7%。

  今年,本市將加快健康北京建設,完善生育支持政策,強化托育體系建設,補齊兒科短板,優化老年健康服務﹔改善醫療服務,加強“三醫聯動”信息化建設,加快電子病歷共享,推動全市有條件的二級以上醫院實現醫保移動支付、檢驗報告和醫療影像查詢全覆蓋,持續優化就醫流程。

  去年城鎮新增就業28.1萬人

  “去年本市就業形勢總體改善,保持基本穩定。”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局長王清旺介紹,2023年,全市城鎮新增就業28.1萬人,完成全年任務目標的108%。今年,本市人社部門將進一步穩定和擴大就業崗位,實施新一輪促進創業帶動就業三年行動計劃,全年帶動崗位不少於20萬個。

  “2024年北京高校畢業生預計達29.2萬人,我們將把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作為重中之重。”王清旺表示,本市人社部門將繼續開展“訪千企拓萬崗”活動,為高校畢業生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對離校后還未找到工作的畢業生、特別是困難家庭的畢業生,安排就業服務專員提供“手拉手”“一對一”的幫扶,兜牢就業底線。

  今年,本市還將拓展農村勞動力就業空間,全年促進4萬名農村勞動力就業參保。做好就業困難人員兜底保障,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打造“家門口”智慧就業服務站,織密“一刻鐘就業服務圈”,滿足群眾多樣化就業需求。實施職業技能培訓提質增效行動,分層分類開展職業技能培訓。

  “高技能人才是支撐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王清旺介紹,截至2023年底,全市高技能人才達118萬人。今年,本市人社部門還將依托技工院校、技能大師工作室、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等資源,持續開展精准培訓﹔擴大“新八級工”等特級技師評聘范圍,試點開展首席技師評聘,著力打破高技能人才職業“天花板”。

  全面布局區域養老服務中心

  “老有所養是重大民生工程,也是老百姓的共同期盼。”市民政局副局長郭漢橋介紹,2023年,本市出台了《關於完善北京市養老服務體系的實施意見》,並會同相關部門聯合印發了“N”個配套政策。今年,本市養老服務工作的重點是抓好“1+N”系列政策的落地、落實、落細﹔在“兜底線”上下功夫,加強對城鄉特困、低保低收入家庭老年人等困難群體的養老服務保障。

  本市將全面布局街道鄉鎮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優化調整社區養老服務驛站功能,完善全面覆蓋的居家養老服務網絡。2024年,本市將新建100個街道鄉鎮區域養老服務中心,集養老服務供需對接、服務監管、社區餐廳、老年學堂等多功能於一體。本市還將新建2000張養老家庭照護床位,新增240個農村鄰裡互助養老服務點、300個養老助餐點。

  本市將構建以區級養老服務指導中心為統籌,以街道鄉鎮區域養老服務中心為主體,以社區養老服務驛站為延伸的三級養老服務網絡,擴大普惠性、就近就便的“居家-社區-機構”養老服務供給。同時,將支持區域養老服務中心的運營主體採用多元化、網格化的管理模式實現可持續運營,擴大養老服務供給,提供多層次、多樣化的養老服務和產品。

  推動89個城市更新重大項目

  “城市更新工作一頭連著發展,一頭連著民生。”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副主任馬綮鴻介紹,《北京市城市更新條例》於去年3月1日開始實施,去年10月26日又印發並啟動實施《北京市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三年工作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工作方案”),其中確定了89個重點區域重大項目。

  工作方案明確了城市更新五大類12項24條具體工作任務。2023年,本市結合各區實際情況梳理出年度擬實施項目905項、示范項目154項,並實施清單化管理、項目化推進。其中,以東城區皇城景山片區申請式退租和修復性修建、西城區白塔寺歷史建筑保護修建、朝陽區團結湖街道“團結新裡”片區更新改造、海澱區中關村西區改造更新等項目為重點案例,統籌調度,破解難題。

  老舊小區改造是城市更新中的重要民生工程。馬綮鴻介紹,2023年,全市實現老舊小區改造新開工355個、完工183個,老樓加裝電梯新開工1099部、完工822部。全年共完成抗震加固2.4萬平方米、節能保溫530萬平方米,更換上下水立管4.3萬趟,建設樓棟單元出入口無障礙設施2863處,新建改建停車位1.5萬個。

  今年本市將對城市更新五大類12項制定一項一清單,建立聯動工作機制,確保項目推進實施。對工作方案中的89個重點區域重大項目,將及時跟進,積極推動實施。同時,指導各區結合實際情況建立項目庫,主動謀劃完整社區、精品街區、活力片區、站城融合等專題且有影響力的示范項目。

  13個共性問題將納入“每月一題”

  市政務服務管理局副局長孫舫透露,今年,13個問題將被納入“每月一題”,“這些問題來自12345熱線的數千萬條民生數據。”

  孫舫介紹,通過對2023年度市民訴求進行大數據分析,根據聚焦高頻、延續治理、攻堅克難和統籌兼顧的原則,今年選取13個問題開展專項治理,具體包括電動自行車充電設置建設、小區周邊公共停車資源有償錯時共享、校園周邊交通綜合治理、重點群體就業質量、公園管理服務優化、文明養犬、餐飲油煙治理、旅行社管理、快遞末端網點投遞服務質量、居民住宅老舊電梯安全監管、物業服務規范管理、體育行業預付式消費治理、醫療秩序管理。

  市民正從“每月一題”的專項治理中收獲實實在在的獲得感。2023年,納入“每月一題”的18個問題完成454項任務,出台123項政策﹔第三方問卷調查顯示,公眾滿意度為92.54%。同時,各類專項治理推動一批民生實事項目。比如,在加強民生保障方面,促進困難人員就業19.7萬人,幫扶5.7萬名農村勞動力就業參保。在完善基礎設施方面,完成60處自建設供水住宅小區(社會單位)水源置換,惠及近10萬市民﹔完成農村街坊道路建設311萬平方米﹔新開、調整常規公交線路144條,新開通定制公交線路300余條。

(責編:孟竹、鮑聰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