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北京兩會新觀察 

北京:加快構建大安全大應急框架 全力提升城市韌性

記者李博
2024年01月25日08:52 |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小字號

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和極端天氣事件影響,作為超大城市的北京面臨新挑戰。韌性城市是城市安全發展的新范式,讓城市能夠憑自身能力抵御災害,減輕災害損失,並合理調配資源,從而從災害中快速恢復過來。北京是全國首個將韌性城市建設納入新一輪城市總規的城市,在日前召開的北京“兩會”上,北京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相關部門圍繞“加快建設韌性城市”建言獻策,全力提升城市韌性水平。

頂層設計:編制韌性城市建設專項規劃

在北京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北京市市長殷勇向大會報告政府工作時指出,北京將加快構建大安全大應急框架,全力維護首都安全穩定。今年,北京將加快建設韌性城市,編制韌性城市建設專項規劃,注重城市設施集中式與分布式、多元化布局統籌,抓實基層應急能力建設,增強重大風險災害應對和自適應、快速恢復能力,全方位提升城市本質安全水平。

提請北京市十六屆人大二次會議審議的《關於北京市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指出,北京將全力提升城市韌性水平,加快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安全保障。

此外,北京將加快韌性城市建設和安全發展示范城市創建,完善城鄉基層應急管理組織體系,建設智慧應急信息指揮平台。打造一批具有“平急兩用”功能的設施,提升平急轉換效率。同時,完善氣象監測預警體系,構建空天地一體的通信保障體系,增強通信設施防災抗毀韌性,推動應急救援設施裝備升級。推進地下管線感知體系向中心城區和城市副中心擴展。系統開展基礎設施消隱改造,完成燃氣、供熱等老舊管線改造1100公裡。

災后重建:高標准構建雨水情監測預報“防線”

2023年7月底8月初,北京遭遇極端強降雨。在今年北京市市長殷勇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北京將全面推進災后恢復重建。抓緊完成剩余受損住房重建,盡快修復水毀設施,加強重點水利工程建設,抓好山洪溝道治理,確保入汛前將防汛能力恢復至災前水平並有所提升。加強能源、通信、環衛、應急等村鎮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山區路網密度和防洪標准,全面恢復農業生產和民宿等鄉村產業。推動京津冀地區防洪工程體系建設,整體提升流域防御能力。

提請北京市十六屆人大二次會議審議的《關於北京市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指出,北京將推動168個恢復重建項目於今年上半年建成投用,推動功能提升項目盡早開工建設,加快推進長遠發展項目前期工作。

北京市水務局局長劉斌日前做客“市民對話一把手”節目介紹,北京市水務局編制了災后恢復重建水務專項規劃,當前,水務災后恢復重建任務主要包括水利工程恢復重建和受災地區供水保障。目前北京市水文設施已恢復到災前能力,水文能力提升項目也已啟動。

劉斌表示,未來,雨量站建設將整合氣象、規自、地質災害等各類功能,大大提升預警能力。針對永定河山峽區間洪水預警時間短特點,將布設更先進的測雨雷達。還將進一步思考一溝一策、一村一策在預警響應中搭接的問題,精准落實一村一策轉移策略,圍繞洪水問題做好預報、預警和響應。

“今年一季度前,我們將全面開工建設100多個功能提升類水利項目,汛前完成14座水庫、223公裡堤防水毀工程修復和580公裡山洪溝道分類恢復、綜合治理,”劉斌說,還將實施127處水文設施水毀修復,並增加水文設施布設密度,高標准構建雨水情監測預報體系,完成16處積水點治理,持續開展“清管行動”。

面向未來:推動城市治理理念、技術和制度協同創新

“就自然環境及城市發展現狀來看,需不斷提高‘彈性城市’治理水平,既做到韌性城市嚴謹有效的控制,又具備 ‘彈性城市’應對不確定性的能力。”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總建筑師、總規劃師吳晨建議,應積極推動城市治理理念、技術和制度的協同創新,完善頂層設計,探索形成專用大模型治理的有效范式,促進技術體系與治理體系的共同進化。

“要充分開發和利用智能科技,採用大地感知、天空地一體化監測技術、城市災害智能預警應急處置系統,建立北京市自然災害防治科學探測、長效監測與實時預警技術體系和管控平台。”北京市政協委員,建設綜合勘察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岩土工程研究所所長傅志斌建議,應借助科技手段提高超大城市防災減災、安全治理專業決策和應急指揮能力,助力提升北京超大城市治理水平、增強城市韌性。

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路林認為,社區和村庄是城市綜合防災的前沿陣地,提高社區和村庄的防災減災能力,最大程度降低社區災害風險,是提高城市綜合韌性水平的關鍵。他建議,在山區推動“平急兩用”新型多功能鄉村社區建設,在恢復建設民宿、旅游酒店等設施過程中,試點建設改造一批能夠滿足居民轉移安置、生活救助和健康服務等需求的“平急兩用”農村基礎設施。在京津冀交界區域探索建設綜合應急救援基地,並重點強化區域聯動救援機制,實現首都圈防災一體化。

(責編:李博、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