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冀將編制全流域污染防控實施方案

本報訊(記者 王天淇)2023年度京冀密雲水庫水源保護工作聯席會議近日召開。京冀兩地將全面做好全流域水質、總氮、水土流失監測溯源,編制全流域相關污染防控工作實施方案,推動聯合開展項目績效評估,共同推進全流域綠色高質量發展。
2020年,北京、河北兩地建立聯席會議工作機制,聯合印發《京冀密雲水庫水源保護共同行動方案》。多年來,北京始終堅持京冀攜手、部門聯動、市區協同,不斷筑牢全流域保水共同體,積極落實新一輪生態保護補償協議,全力守護密雲水庫這個“無價之寶”。
去年,以聯席會議為載體,北京系統推進流域污染治理與生態修復,完成279個村庄污水治理,境內22個鄉鎮污水處理率達到98%,農村地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密雲水庫上游流域179條小流域已達到生態清潔小流域標准。同時,強化京內總氮考核補償,印發北京市水生態區域補償暫行辦法,將密雲水庫上游入庫總氮總量考核列為對各區考核重要指標。強化流域管控與執法監督,組織開展2022年度密雲水庫流域“藍盾專項執法行動”、潮白河流域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強監管專項行動,與河北相關部門建立跨區域聯合執法工作機制。
此外,持續構建流域生態保護修復體系,編制完成北京市密雲水庫上游地區空間保護規劃,強化剛性約束,嚴格用水指標管控,推進用水結構優化、用水規范有序﹔實施水庫生態化運行維護,加強庫濱帶建設和管理,構建流域河流生態廊道。通過一系列重要舉措的實施,密雲水庫水源保護成效顯著,水質繼續保持在國家地表水Ⅱ類,水生態狀況保持健康。
此次聯席會議指出,密雲水庫在保障首都水安全中地位重要、作用獨特,已成為首都防汛和供水的“穩定器”“調節器”和“壓艙石”。密雲水庫流域水源保護雖然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流域水源依然存在潛在的安全風險,流域污染防控措施的系統性仍有待加強。
下一步,相關部門將積極探索共同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密雲水庫流域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精准解決存在問題,集中力量補齊短板,扎實做好全流域統一規劃、統一標准、統一管控、統一監測評價等方面工作。京冀兩地也將繼續深入落實京冀密雲水庫水源保護共同行動方案,深化協同工作機制,推動實現技術、信息、人才共享。全面做好全流域水質、總氮、水土流失監測溯源,編制全流域相關污染防控工作實施方案,推動聯合開展項目績效評估,共同推進全流域綠色高質量發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