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重點!2023年北京十六區將干這些事【4】

海澱區
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區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4%﹔高新技術企業總收入增長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穩步增長﹔完成市政府下達的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水耗和空氣質量改善任務。
進一步提升教育發展質量。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繼續優化教育資源布局,多途徑擴大義務教育學位供給,增加中小學學位5560個。促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增加學前教育普惠性學位1000個。堅持“五育”並舉,持續深化“雙減”工作,全力推動校內提質增效、校外規范管理。積極創建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有序推進“雙新”示范區建設和普通高中多樣化特色學校創建評估。提高職業教育和社區教育發展水平,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持續推進智慧教育建設。全面開展干部教師交流輪崗工作。
穩步推薦健康海澱建設。持續提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能力。加快推動區屬醫院高質量發展。優化醫療資源布局,籌建國際醫療服務聯合體,加快北部醫療中心、蘇家坨中心醫院等基礎設施建設。大力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加快緊密型醫聯體建設,優化分級診療服務,深化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統籌實施交通綜合治理。實現5條道路通車,推進6條道路開工建設,新增道路通車裡程8公裡。持續完善軌道交通線網體系,加快推進地鐵13號線建設,推動12號線建成通車。完成40萬平方米道路大中修和3項疏堵工程,打通“斷頭路”2條,對15個點位開展交通組織優化。繼續推進“錯時共享”,挖潛新增停車位5000個,規范共享單車管理。加大慢行系統建設和治理力度,穩步推進改擴建道路安裝交通科技設施工程。
持續改善群眾居住條件。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開工8000套,竣工6100套。加快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建立健全共商共享共擔共治機制,實施55個小區、160.9萬平方米改造工程。健全物業管理長效機制,發揮“社區伙伴行動計劃”示范效應,引導業主自治組織積極參與社區治理,不斷提升物業服務管理水平。
積極拓展綠色空間。大力推動城市慢行系統與濱水道路、園林綠道“三網”融合,打通綠廊斷點,串聯形成綠色休閑網絡﹔開展“美邊麗角”行動,建設7處公園綠地和12處小微綠地,完成中央黨校西側、三山五園藝術中心周邊、一畝園等綠化工程建設,新增林地、綠地60公頃,進一步優化綠色空間體系。
高標准推進規劃編制實施。啟動第二批街區控規編制工作,推動11個街區控規落地實施。加快形成京張鐵路遺址公園沿線街區控規編制成果。三山五園文化藝術中心和中關村論壇永久會址建成投用,努力將三山五園地區融入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體系。加快實施11個保留村美麗鄉村建設,持續整治農村人居環境。加快推進五塔寺、明光村、樹村等地區規劃綜合實施方案落實實施。
以高質量供給引領消費新需求。推動西北旺萬象匯、西三旗萬象匯和五棵鬆萬達廣場投入運營。繼續開展北京消費季·悅動海澱系列活動。補建、新建、提升便民商業網點40個。用好科技園區15%配套設施政策,打造科技園區高品質配套商業。
![]() |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