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五星出東方——和田歷史文物展》在京開展 

2022年12月30日23:14 |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12月30日電 (董兆瑞)12月30日,由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揮部、和田地委宣傳部共同主辦,中國民族博物館攜手中華世紀壇藝術館、首都博物館、和田地區博物館策劃舉辦的《五星出東方——和田歷史文物展》在中華世紀壇藝術館世紀大廳展出。

據了解,本次展覽匯聚了來自和田地區博物館、中國民族博物館、首都博物館、新疆博物館、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絲綢博物館、甘肅簡牘博物館、旅順博物館、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等多家收藏機構220余件文物,其中來自和田地區博物館的文物佔到56%。

走進展覽的序廳,在星空光影的投射下,變換的燈光將觀眾視線聚焦於展覽帶入的問題:“中國玉石之路的起源在哪裡”“為什麼說中華文化始終是新疆各民族的情感依托、心靈歸宿和精神家園”……讓觀眾在以文物串聯的歷史情境中探尋答案。

“和田地區位於絲綢之路的南道,古稱於闐,不管是中華文化向外傳播,還是外來文化進入,於闐可以說是必經之地,是東西文化交往的中轉站。”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暨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榮新江說。

本次展覽圍繞和田美玉、於闐樂舞、文字文書、貿易交通等內容展出一批精彩的文物,旨在用文物串聯起和田地區的歷史文化,讓觀眾重返歷史場景,繪制一張絡繹不絕的東西文化交通圖,呈現文化相連、精神相系、情感相依的美好故事。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護膊是此次展覽的核心文物,盡管此次展覽展出的是復制品,但是關注度並沒有因此而降低。”志願者講解員郭鬆介紹,1995年10月,中日尼雅遺址學術考察隊在新疆和田地區民豐縣尼雅遺址的一處墓葬中發現該展品,是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64件文物之一,新疆僅此一件。以“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護膊為代表文物的尼雅遺址考古發掘榮獲當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本次展覽是2022年北京市實施開展的文化潤疆項目之一,展覽將持續至2023年2月5日。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揮部黨委書記、指揮彭利鋒表示,《五星出東方——和田歷史文物展》整合首都文博資源,發揮好博物館的職責作用,有效運用新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事實、考古實物、文化遺存,講清楚“新疆自古以來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區,新疆各民族是中華民族血脈相連的家庭成員”的重要論述,展示新疆歷史文化魅力,不斷增強各族群眾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做好首都文化領域的民族團結進步宣傳工作。

據介紹,多年來,北京市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大力推進“文化潤疆”工程,統籌發揮首都區位優勢,加強對口支援地區文化建設,積極推動文化交流引領,融合互促的具體實踐,成功打造“京和絲路情”首都文化潤疆系列品牌。

開展當天,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副主任、黨組成員郭衛平,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協調推進司司長鄧光玉、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辦公廳副主任董武、中國民族博物館館長顧群,以及北京市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名杰,北京市文物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白杰,北京市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馬叢峰,首都博物館黨委書記、館長韓戰明,人民網北京頻道負責人馬亮等嘉賓出席。

(責編:董兆瑞、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