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館開展“專家走進展廳講科技”志願服務活動

8月16日,中國科技館科普講師團啟動“專家走進展廳講科技”志願服務活動。首期邀請北京交通大學物理副教授、中國科技館科普講師團副團長陳征,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研究員、“中國航天科普大使” 周炳紅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教授、“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劉歡等專家走進中國科技館,引領公眾感悟科學家精神,開展志願講解服務。
結合中國科技館館藏大國重器“天和核心艙”結構驗証件和探索與發現展廳物理相關展品,陳征副教授帶領公眾詳細了解中國空間站所處的環境,涉及的基本物理原理以及最近兩次太空授課中所做實驗的現象和原理,指出科技實物展品在現場教育、視覺教育及科普教育中的獨特作用。陳征老師還結合“錐體上滾”“空中自行車”等展品,用通俗的語言解釋了重心位置與物體運動或平衡狀態之間的關系等。
結合中國科技館挑戰與未來展廳的“神舟一號返回艙”實物、火箭發射、神舟飛船與空間實驗室、墨子號等展品,周炳紅研究員帶領觀眾回顧了中國載人航天歷史,感悟“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講述中國航天員的故事,介紹航天員要接受的艱苦訓練,並帶領觀眾進入“神舟飛船與空間實驗室”展品裡感受中國航天的偉大成就。
劉歡副教授結合孟德爾豌豆實驗、DNA雙螺旋結構模型、基因工程技術等展品,分享科學發現和科技創新思想方法和心得體會,帶領公眾走進神奇的生命科學世界,介紹生命的起源,探秘科技前沿與生物技術發展與應用,解讀生命的奧秘,為公眾揭秘地球蘊育生命和前沿生物技術的微觀世界,呈現人類文明與科學智慧的精彩瞬間。
本次科技志願服務活動得到了觀眾的好評。現場觀眾紛紛表示,能夠與中國科技館科普講師團的專家共同探索展品中蘊含的科學家精神和背后的科學知識,開闊了他們的眼界,也深深感受到了科學家認真、嚴謹的科學態度。
時代需要志願精神,也需要更多的志願者。陳征、周炳紅、劉歡等3位優秀的志願者用他們的實際行動踐行志願精神、深耕科普事業,溫暖每一位來到中國科技館的觀眾。奉獻、互助、友愛和進步的志願精神是“博物館的力量”的重要來源。中國科技館將為更多富有愛心的科技工作者參加科技場館志願服務搭建平台,鼓勵更多的科技工作者盡己所能、服務社會,踐行志願精神,傳播科學文化,為建設團結互助、平等友愛、共同前進的美好社會貢獻力量。(鄭蓓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