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社會民生

智慧農業助力北京鄉村振興

2022年07月29日15:58 |
小字號

近年來,北京市以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為遠景目標,科技創新打造智慧農業高地,數字賦能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智慧育種”筑牢種業“中國芯”

國以農為本,農以種為先。種子是農業的芯片,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根本。作物良種對我國糧食增產的貢獻率達45%以上。圍繞農業產業重大需求,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小湯山鎮的國家精准農業研究示范基地開展“種質資源評價-品種選育-品種審定和保護”育種產業鏈技術創新,開發了國內首個常規育種與分子育種協同的作物育種雲服務平台,“智慧育種”引領傳統經驗育種向智能設計育種的轉型升級,打造北京“種業之都”新標志,推動我國種業科技向育種4.0時代邁進。

而北京禽業行業的佼佼者——北京市華都峪口禽業有限責任公司則依托“智慧育種”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將家禽種業“中國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公司深度融合應用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首創智慧蛋雞物聯互通模式,探索出蛋(種)雞數字養殖技術集成應用解決方案,開啟全產業鏈數據智能分析、有效利用的新局面,精准培育出滿足國人多元需求的家禽新配套系6個,5個“京”系列蛋雞已成為國內最適合規模化、集約化飼養的主導品種,累計推廣55億隻﹔沃德168開創我國白羽肉雞自主育種先河,累計推廣商品代雛雞5億隻﹔帶動全國數萬養殖戶增收致富,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智慧生產”護航首都“菜籃子”

無土栽培、自動水肥管理、精准環境調控、實時數據監測……位於北京海澱的一棟10萬平米、8米多高的玻璃溫室裡,一排排3米多高的番茄植株上挂滿了密密匝匝的果實,行走其中仿佛置身“番茄森林”。這裡是北京首個智慧設施農業試點,這個京津冀地區單體規模最大的國產智能連棟溫室,首批產量預計達到700噸,遠超普通設施農業,未來單位面積產量將比傳統設施高4至5倍。該試點項目,僅僅是北京發展智慧農業加速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一個縮影。 按照《北京市高效設施農業用地試點工作方案》的“一環線三片區”空間布局,北京將構建高效設施農業規模化、園區化、集群化的發展格局,年底規模達到2500畝。到2025年將達到5000畝。

天上飛著無人機,地上跑著無人車,開溝、除草、打藥、採收全程機械化……,平谷區峪口鎮打造的智慧果園,引入人工智能、大數據、機器人、遙感等新興技術,幫助農戶種桃,通過“電子眼”、“機械手”、“智慧腦”呵護大桃成長,同時大力發展“互聯網+大桃”,使得京城市民和天南海北的人都能第一時間品嘗到平谷鮮桃。“智慧”賦能,不僅有效提升大桃的品牌價值、促進農民增收,還持續改良生態環境、為市民提供了文化休閑的好去處。

不僅蔬菜、水果,智慧畜禽畜牧、智慧水產……,如今,北京通過建成一批智慧農業園區,以點帶面,推動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技術在農業生產經營領域應用,引領帶動智慧農業發展,突破了傳統農業靠天吃飯的限制,對豐富北京市淡季農產品供應、確保“首都菜籃子”高效、安全供給起到了關鍵作用﹔快速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培育了一批本土化品牌,使越來越多的營養又健康的農產品“飛”入尋常百姓家。

“智慧治理”繪就鄉村“新圖景”

現在有什麼新的涉農政策?防疫的新要求是什麼?……通州區張家灣鎮皇木廠村2019年3月上線的“智慧鄉村”生活圈平台,使村民隨時暢享與自己生活息息相關的各類便民信息,“大事小情一鍵可知”。“智慧”架起了村委與村民的連心橋,更激活了鄉村治理一盤棋,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間,“智慧鄉村”生活圈成為村防疫戰線一道“防火牆”,為阻斷疫情傳播發揮了重要作用。

昌平區南口鎮則在2019年已實現了全鎮28個村數字鄉村建設全覆蓋,破解了鎮、村兩級在鄉村治理中的山區防火、防汛、人居環境、垃圾分類、廁所革命等諸多難題,鄉村治理能力、公共服務水平全面提升。

平谷區劉家店鎮“雲上政務”,使村民足不出戶即可在線辦理社保、就業、生育服務等服務事項。“雲上服務”打造“政、養、病、康、文、樂、保”為一體,兼顧便民代辦、教育培訓、藥物配送、社保救助、家政維修、助老助殘等一站式便民服務平台,滿足了基層群眾多元化需求。

近年來,北京在平谷、密雲、門頭溝等13個區縣開展“智慧鄉村”建設, 圍繞鄉村信息基礎設施、產業發展、鄉村治理、公共服務、村民信息化能力培養等方面持續推進,實現對農業、農村、農民的全方位管理與服務,和對生產、生活、生態的全鏈條監測與控制,帶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村域信息化基礎設施得到有效改善,全市所有行政村實現寬帶網絡基本全覆蓋,13個涉農區互聯網普及率達到80.6%,涉農區電商服務站覆蓋率達83.9%﹔鄉村治理和公共服務精細化水平明顯提升,農民信息化應用能力顯著提高。

下一步,北京將加快推進數字農業農村發展,不斷夯實數字農業農村基礎支撐,持續推進數字技術與生產經營、行業監管、鄉村治理、公共服務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農民數字化素養與技能,全面引領“三農”各領域數字化轉型,縮小城鄉“數字鴻溝”,實現智慧賦能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和首都鄉村振興,為北京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做出積極貢獻。(蘇秋芳)

(責編:鮑聰穎、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