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十六區動態

房山:提升城市園林品質 建設生態宜居之城

2022年07月29日22:09 |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小字號

黑天鵝、蒼鷺、白鷺、震旦鴉雀、青頭潛鴨……房山“紅綠藍·生態眼”社會志願者聯盟的攝影師劉鵬昊的相機裡,各種珍稀鳥類的倩影比比皆是。“環境好不好鳥兒最知道。隨著房山城區生態環境越來越優美,吸引了大量鳥類在這裡安家。 如今,當您漫步在房山的大街小巷時,經常能聽到鳥兒們清脆的叫聲,這些自然質檢員的歡歌笑語,是對房山生態環境最准確的評判。”劉鵬昊感慨地說。

市民眼中的房山:城市越來越綠了

張先生家住匯景嘉園社區,在他眼裡,房山是綠色的:“走到哪裡都是深深淺淺的綠色,各種樹木、花草特別多,很多都叫不上名兒來,感覺自己就生活在一個大花園裡。”

房山區從2019年開啟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工作,經過三年的努力,目前城市綠化覆蓋率達49.85%,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3.4平方米/人,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88.27%。

今年,房山區還將通過實施公園綠地、小微綠地、口袋公園建設項目持續為城市增綠,同時,大力推進公園綠地精致化、主題化建設,實施“一園一景”“一路一策”提升計劃和主要道路兩側增彩添綠工程,提升城市品質和道路道路景觀效果。建成后,全區城市公園綠地累計達到1779.84萬平方米,口袋公園累計達到235處,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49.98%,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90%以上。 

老人眼中的房山:公園越來越近了

清水熙森林公園裡,一位大爺正在遛彎兒:“以前這是一片荒地,我們出門想出門到公園散散步、做做運動要走好遠。自從這改造了,我們下樓就是能逛公園、做運動了,而且這個公園環境建設的還特別好,廣場、健身器材、植物做的景觀什麼都有,感覺特別方便。”

圍繞“一區一城”新房山高質量發展定位,大尺度推進森林進城,新增公園綠地增長幅度居全市前列。完成公園綠地10萬平方米、小微綠地12.3萬平方米,口袋公園60萬平方米。結合“疏解整治促提升”開展“空地轉綠、騰地增綠、見縫插綠”,整體提升綠色品質,不斷增添城市新活力。大力提升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努力讓群眾實現“推窗見綠、出門進園、處處見景”。預計到年底,該指標由88.27%提升至90%,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標,群眾綠色獲得感將大幅提升。

攝影師眼中的房山:景觀越來越美了

城區某醫院的主治醫師是一名攝影發燒友,近幾年,每每在相關報道中看到房山秀美的景色、多樣的鳥類,總是慕名而來拍攝,每當閑暇時候,他就會到房山的各大公園、濕地進行取景採風。

實施“一園一景”公園綠地主題化建設,著力打造一批特色鮮明的城市公園,提升公園的影響力和吸引力,實現公園主題有特色,服務功能有特點。重點完成府前廣場、時光公園、昊天廣場、長陽公園等10處公園廣場改造項目。實施“一路一策”景觀提升建設項目,重點完成長陽大街、政通路、西潞大街、昊天大街、陽光大街等道路微景觀建設項目。增加公園服務功能的多樣性和便捷性,完成文體公園、北潞園健身公園等3處全齡友好公園改造,增加百姓游園樂趣。

公園管理者眼中的房山:公園綠地功能越來越完備了

近年來,房山區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為中心,致力於打造符合新時代特色的主題公園。房山區園林綠化局園林管理科曹寧說:“在規劃建設之初,我們會充分考慮公園綠地的防災避險功能。同時,突出亮點建設,營造自然與人文相結合的宜人環境,讓市民在感受公園自然生態美的同時,深度參與感興趣的文體活動,更好地融入大自然。”

科學合理規劃設計,因地制宜引導設計理念、把握建設原則、控制建設成本。通過完善海綿城市、城市森林、城市客廳、地域文化、便民服務、無障礙設施等功能,提高城市園林工程方案編制水平。建立健全園林綠化資源監管“一張圖、一套數、一平台”,搭建智慧園林管理系統,提高城市園林智能化和精細化水平,加強病虫害防治、樹木剪形、草坪修剪、澆水、施肥等綠地日常養護工作,並加大巡查檢查力度,確保建一片、成一片、綠一片、美一片,為群眾提供更加優美的生態宜居環境。

(責編:鮑聰穎、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