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北京專題大全>>北京文市國有文化資產管理中心

文化與科技融合要加強跨界復合型人才培養

2022年07月27日12:26 |
小字號

傳世古畫變成動態長卷,百年前的古人生活躍然眼前﹔故宮瑰寶在AI畫屏上跳動,文物飛入尋常百姓家……科技點亮傳統文化,文化正在激發城市活力。7月26日,北京文化論壇“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分論壇”舉辦。分論壇以“創新·賦能·發展”為主題,通過嘉賓發言和圓桌對話等形式,一起交流文化科技融合的經驗做法,探討文化科技融合發展的未來趨勢。

圓桌對話環節中,如何推動北京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的話題引發嘉賓的討論。百度集團副總裁、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吳甜表示,文化、科技的跨界融合,現在急需復合型人才發揮橋梁的作用。

吳甜說,在工作中,常常會發現科技工作者和文化工作者有著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他們在思維習慣、語言體系、認知空間等各個方面都有不同,如何將這種不同縮小,需要雙方更加深入地相互理解,找到關鍵問題,一起解決。“這就急需我們對跨界復合型人才的培養,讓他們成為橋梁。他們既懂行業內的關鍵問題,又能理解並引入新技術。另外,科技工作者也要加強文化知識方面的相關學習和思維方式的文化建設,這樣才有利於進行跨界融合。”

在談到文化、藝術和科技的關系時,北京鋒尚世紀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沙曉嵐表示,文化創新離不開科技賦能。“藝術作品核心是創新,創新除了有文化作底蘊以外,用科技手段實現創新在現在是最重要的,創新必須要有科技賦能。” 沙曉嵐說,現在人們已經不僅僅滿足於看演出,元宇宙、沉浸式的體驗更能夠讓人們產生共情,而共情要靠科技來加持。

分論壇上發布的《北京文化產業發展白皮書(2022)》顯示,北京文化產業發展要強化科技賦能,提升產業韌性與引領力,促進文化科技型企業實現量質齊升,深入推進文化數字化戰略。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祁述裕在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建設的討論議題中提出,文化大數據既是一場技術革命,也是一場經濟變革,同時還是一場國家治理的創新。文化大數據建設應該秉持數據開放和共享的理念。

他認為文化大數據的開放和共享要從公共文化服務部門的文化數據入手,比如,故宮博物院,故宮現有藏品180萬件,每年能夠展出的約為2%,近幾年來,故宮通過數字化手段為公眾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數字化展覽和展示﹔政府管理部門的文化大數據也要最大限度的開放共享﹔數據的開放共享對於商業化數據同樣適用,可以探索建立商業化數據的供應機制。

(責編:尹星雲、鮑聰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