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社會民生

北京:玉米秸稈華麗轉身 農機助力保生態

2022年05月12日10:52 | 來源:  
小字號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生態理念已經深入人心,鄉村振興生態首當其沖。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及都市型現代農業建設中,首要的問題是要做好農作物秸稈的全面綜合利用,從杜絕焚燒秸稈著手,保護生態環境和清潔空氣。農作物秸稈作為一種農業生產的主要副產品,具有產量大、分布廣等特點,尤其是山區半山區,大型機具難以進入作業,大量的秸稈成為難以處理的廢棄物,隨意堆放存在安全隱患、焚燒又污染環境,成為亟需解決的生態問題之一。因此,北京市農機推廣部門針對山區半山區等地區難以轉運出來的玉米秸稈,積極行動,摸索前進,在大量的技術研究和模式探索后,終於建立了一種行之有效的玉米秸稈飼料化利用技術模式。

秸稈作飼料 廢物變成寶

玉米秸稈隨意丟棄是讓人頭疼的廢棄物,換個角度看,它卻是有著豐富營養的優質飼料。研究發現,玉米秸稈含有30%以上的碳水化合物、2%-4%的蛋白質和0.5%-1%的脂肪,經過適當處理后,可供牛羊等食草動物食用,是一種理想的飼料來源。因此,北京市農機推廣部門根據山區半山區的特點,積極探索,總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技術模式。該模式採用“種植戶+農機服務組織+養殖企業”的運行方式,由農機服務組織從農戶手中收購秸稈,再將收購來的秸稈膨化加工成飼料銷售給養殖企業,從而實現了秸稈的飼料化利用,而且農戶、農機服務組織均可取得收益,養殖企業也有了質優價廉的飼料來源,可謂一舉三得。因為該技術模式首次在懷柔區成功運行,所以又被稱為“懷柔模式”。

先進農業機械 助力模式推廣

“玉米秸稈飼料化利用”得以順利的推廣應用,先進農業機械功不可沒。在模式運行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秸稈的機械膨化加工,靠的就是高效的秸稈膨化機。

“首先用鍘草機對原始秸稈進行切斷處理,然后將每段長30-80毫米的秸稈倒入螺旋輸送機料斗,通過螺旋輸送機將秸稈送到主機內。在主機內部採用螺杆的變徑、變距等技術,通過擠壓與摩擦,壓力迅速增大(0.5-4兆帕),溫度相應升高,最高達到120-140攝氏度。在高溫、高壓和高剪切作用力的條件下,秸稈的物理特性發生變化,天然形成的結構蠟質膜被破壞,纖維素、半纖維素與木質素分離,秸稈由粉狀變成糊狀。當糊狀秸稈從模孔噴出的瞬間,強大的壓力得到釋放,秸稈被膨化、失水、降溫,產生出結構疏鬆、多孔、酥脆的膨化秸稈。膨化的秸稈再經螺旋輸送機被送到圓捆機處,進行打捆,最后經過包膜機進行包膜,方便運輸和儲藏。”北京市農業局農業機械試驗鑒定推廣站正高級農藝師熊波同志介紹到,“使用秸稈膨化機可一次實現秸稈的膨化及打包作業,每小時可生產秸稈膨化飼料2.5噸(干秸稈與膨化飼料產出比1:1),整個過程僅需要3-5人進行上料和搬運工作,效率非常高”。

政策來助力 農民得實惠

“玉米秸稈飼料化利用”得以快速推廣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經濟效益好。以懷柔區近年來配備的秸稈膨化機為例,該機具享受農機購置補貼,用戶可以優惠購機。生產作業時購買秸稈原料及收集運輸費,再加上人工、菌劑、打包膜、電費等費用,秸稈膨化飼料加工成本合計不到400元/噸,按目前市場上膨化飼料價格650-800元�噸計算,每加工1噸秸稈膨化飼料,可盈利250-400元左右,效益非常高。

“玉米秸稈飼料化利用”的推廣應用改變了北京山區半山區地區農作物秸稈資源利用現狀,減少了秸稈焚燒造成的土壤、水和大氣污染,而且膨化后的秸稈飼料營養成分增加、利用率高,可有效減少精飼料用量,節省了養殖成本,為農業種養加結合開辟了一條有效的道路。同時,還能帶動農機服務組織發展,拓寬作業面,又促進了農民增收和農業增效,是一項值得大力發展的好技術、好模式。(北京市農業機械試驗鑒定推廣站)

(責編:鮑聰穎、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