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北京:2035年實現老年友好型社區全覆蓋

2022年02月16日08:26 | 來源:北京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2035年實現老年友好型社區全覆蓋

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讓老年人共享首都改革發展成果,本市起草了《關於加強新時代首都老齡工作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目前正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該《征求意見稿》包含完善就近精准養老服務體系、構建綜合連續老年健康支撐體系、支持老年人社會參與、推進老年友好型社會建設等八個方面。其中提出,到2025年,本市擬在居家照護需求相對集中的城市社區,建設不少於10000張養老家庭照護床位,同時,建立適合本市實際的“互聯網+護理服務”發展模式。安寧療護服務供給也將持續擴大,到2025年,本市每個區至少設立1所安寧療護中心,全市提供安寧療護服務的床位不少於1800張。

適時在全市推行長期護理保險

《征求意見稿》指出,在構建綜合連續老年健康支撐體系方面,本市將加強老年人預防保健。開展疾病早期篩查與干預,開展腦健康篩查以及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早期篩查和健康指導,試點並逐步開展老年人群營養與健康狀況監測。為百歲戶籍老年人免費提供居家健康服務,探索逐步將覆蓋范圍向有需求的高齡老年人拓展。到2025年,老年人城鄉社區規范健康管理服務率達到65%﹔有意願簽約家庭醫生的基本養老服務對象和高齡獨居老年人實現全覆蓋。同時,健全老年醫療服務網絡。

在加強老年人長期照護服務保障方面,本市將建立全市統一的老年人健康和能力評估標准,建立護理需求認定和等級評定的標准體系和管理辦法。積極穩妥推進石景山區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工作,適時在全市推行符合市情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發展長期照護商業保險。將護理機構(含護理院、護理站)納入長期護理保險服務機構定點范圍。依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以及具備提供長期照護服務能力的養老服務機構,大力發展社區嵌入式長期照護服務,試點建設家庭照護床位,推進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建設。2025年,在居家照護需求相對集中的城市社區,建設不少於10000張養老家庭照護床位。建立適合本市實際的“互聯網+護理服務”發展模式。

每區至少設1所安寧療護中心

同時,擴大安寧療護服務供給。據了解,安寧療護是為疾病終末期患者在臨終前通過控制痛苦和不適症狀,提供身體、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護和人文關懷,以提高生命質量,幫助患者舒適、安詳、有尊嚴離世的服務。本市鼓勵醫療機構開設安寧療護病區。建立完善安寧療護多學科服務模式。推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養結合機構開設安寧療護床位。研究制定居家安寧療護服務標准和規范。完善安寧療護價格政策。加強安寧療護理念宣傳。到2025年,每個區至少設立1所安寧療護中心,全市提供安寧療護服務的床位不少於1800張。

根據近期剛剛發布的《北京市加快推進安寧療護服務發展實施方案》,本市將搭建安寧療護服務網絡,在有序提供安寧療護服務方面,二、三級醫院主要為突發急性病變或身體、心理症狀較重、需要住院治療的安寧療護患者提供安寧療護服務,並承擔安寧療護技術支持、安寧療護專業人才培訓等任務。鼓勵三級醫院與安寧療護中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及其他提供安寧療護服務的醫療機構建立對口支援、轉診合作機制,充分發揮優質醫療資源的幫扶帶動作用。

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護理機構、養老機構主要為診斷明確、症狀輕且穩定的安寧療護患者提供機構和居家安寧療護服務。有條件的可通過設立家庭病床、巡診等多種方式,按照有關要求,開展包括症狀控制、舒適照護、心理支持和人文關懷等適宜居家提供的安寧療護服務。

基層老年協會組建率將超80%

在支持老年人社會參與方面,《征求意見稿》提出,本市將積極開發老年人力資源。針對老年人就業需求和特點,加強政策咨詢、職業指導、職業介紹等服務,為有勞動意願的老年人提供就業創業和技能培訓服務。建立老年人才信息庫。探索適合老年人的靈活就業模式。到2025年底,基層老年協會組建率達80%以上。建立養老志願服務“時間銀行”制度,完善志願服務激勵措施,逐步構建“政府主導、通存通兌、權威統一”的養老服務時間銀行運行機制。到2025年,老年志願者注冊人數達到老年人口總數的30%。

全面推進老年友好型社會建設也是該《征求意見稿》中的重要內容。未來,本市將持續加大老年人權益保護力度。修訂完善《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及相關配套政策法規。強化涉老重點領域監管,在婚姻、財產、消費、金融等領域加大針對老年群體的法律支持。拓展公共保護服務內容與范圍,將高齡失能獨居等特殊群體老年人納入重點保護范圍,完善老年人監護制度。

推動老年宜居環境建設,積極推進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實施適老化改造和無障礙環境建設,將為老服務設施織補進城市更新中。探索建立老年友好型社區創建工作模式和長效機制,到2035年底,全市城鄉實現老年友好型社區全覆蓋。為經濟困難的失能、殘疾、高齡等老年人,實施居家適老化改造、安裝緊急救援設施、開展巡視探訪,探索在養老服務機構、城鄉社區設立康復輔助器具配置服務(租賃)站點。全面發展適老型智能交通體系,提供便捷舒適的老年人出行環境。

為助力老年人融入數字化生活,《征求意見稿》提出,本市擬開展“智慧助老”“科技惠老”專項行動,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產品的技術障礙。依托社區加大對老年人智能技術使用的宣傳和培訓,並在老年人高頻活動場所保留必要的傳統服務方式。實施互聯網應用適老化和無障礙改造專項行動。開發推廣適老智能產品。推廣互聯網和遠程智能安防監控技術,降低老年人意外風險。文/本報記者 蔣若靜

(責編:李博、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