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十六區動態

延慶賽區志願者駐地"防疫全攻略" 自行設計內外環"餐食轉換櫃" 

2022年01月31日09:00 | 來源:北京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自行設計內外環“餐食轉換櫃”

“餐食轉換櫃”將后廚空間天然分離,實現內外環人員無交織

1月28日,來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等高校的近2000名志願者全部入駐延慶駐地酒店。為了做好志願者的安全保障,醫療防疫組是駐店保障小組中最早進駐的小組,從去年12月開始就對駐地酒店的內外環分區、走行流線、餐飲流線、物資保障流線等進行設計。

昨日,駐店保障小組醫療防疫組組長王卓凡向北京青年報記者揭秘了延慶志願者駐地“防疫全攻略”和特色做法。

內外環流線完全分開

人員物品無交織管理

因志願者服務場館和設施分為低風險區和高風險區,相應的駐地酒店也進行了分區管理,分為環內和環外,實現人員、物品無交織管理。

據北京團市委延慶賽區志願者駐地住宿服務保障專班統計,延慶賽區共有志願者1900多名,其中1700多名志願者住在志願者駐地——快樂假日大酒店,其中環內1300多人,環外300多人,其余志願者分別住在燕春酒店等多家住宿設施。

作為志願者駐地記者,北青報記者率先感受了環內、環外分區的巧妙設計。由於記者入駐的區域為快樂假日大酒店環外,按照政策要求,是無法進入環內的。當記者詢問“怎麼走才能避免走進環內”的時候,北京團市委延慶賽區志願者駐地住宿服務保障專班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隻要能走到的地方都可以走,在所有環內環外的交接區均有擋板或者圍欄,不可能走進環內。”

北青報記者探訪發現,按照目前的流線設計,駐地酒店共有5棟宿舍樓,其中環內有3棟樓,環外有2棟樓,交叉區均用擋板進行隔離,完全沒有交叉的可能性。

而綜合樓承擔著志願者的生活功能。無論是環內還是環外,志願者的學習、就餐、購物都能在綜合樓進行。王卓凡介紹,為了確保環內和環外流線完全分開,防疫組在志願者進駐前,就多次對酒店進行了調研。

“酒店有兩個門,一個是正門,一個是此前后廚使用的小門。為了避免環內環外出現交叉情況,我們將小門改為環外志願者通過的門,而大門供人數更多的環內志願者使用。”王卓凡指著環外的小門介紹。

由於酒店一共有三層,有餐廳、多功能自習室、超市、理發室等功能性房間,為了區分內外環,酒店在相應樓層的樓梯處分別設置了隔離門,這樣環內和環外的志願者就完全分開了。

環外志願者使用的空間處於酒店二層。同樣,處於環外的駐地記者在二層,能看到一層的志願者忙忙碌碌地進出酒店大堂和在一層超市購買日用品的情況。

設置四個緩沖區

為環內運送物資

在疫情防控階段,如何為近2000名志願者運送物資和食材、食品成為一大難題。

王卓凡介紹,在志願者入駐前,各個高校都運送了大量物資。為了確保物資順利進入,防疫組一共設計了四個緩沖區。

第一道緩沖區為社會面和駐地酒店的緩沖區。“運送物資的司機不能進入酒店,將物資卸到門口后,我們會有專人進行消殺,再送到環外區域。”

第二道緩沖區是物資從酒店門口運送到環外交接區,消殺之后再送到具體區域。

第三道緩沖區是內外環之間的緩沖區。為了確保安全,醫療防疫組專門培訓了兩個酒店工作人員,教會他們穿防護服和各類消殺技巧,負責運送物資。“因為運送的物資實在是太沉了,比如液化石油氣罐每個150斤,所以需要專人干體力活運送,我們就培訓了他們全套防疫需要注意的事項。”王卓凡說。

第四道緩沖區是后廚專用通道,由於駐地酒店位於延慶山裡,食材等物資會從山的另一側送進來,在“通過吼的方式”告知駐地酒店食材已經送到后,駐地食品安全組和酒店工作人員會過來領取食材。

專門設計“餐食轉換櫃”

駐地內外環人員無交織

除了緩沖區,還有一個非常具有特色的“餐食轉換櫃”。

1月28日,北青報記者在戴好帽子、做好防護后,隨著駐店小組醫療防疫組和駐店小組食品安全組工作人員進入后廚,發現了這個神奇的“餐食轉換櫃”。

駐地酒店延慶快樂假日大酒店總經理潘玉峰介紹,因防疫要求,后廚和廚師們都處在環外,環內並沒有廚師做飯。那麼,環外的餐食如何送進環內呢?

王卓凡拿出一份設計稿告訴北青報記者,經過和市場監管局的工作人員反復溝通,她自行設計了一個“餐食轉換櫃”,實現內外環人員無交織。

北青報記者在后廚看到,“餐食轉換櫃”將后廚空間天然分離,環外廚師在做好飯后,打開環外的櫃門,將食盤放到櫃子裡,關門告知環內側守著的服務人員取餐,環內人員打開環內這側的櫃門后再取餐。

為了確保安全,櫃子側上方還設計了紫外線消毒燈,隨時進行消毒。通過“餐食轉換櫃”,環外餐食可以無接觸地送到環內區域。

打通就醫綠色通道

實現專車運送患者

除了防疫,王卓凡還負責駐地酒店的醫療保障工作,對相關人員進行健康監測,監測內容包含體溫、腹瀉、黃疸、皮疹、結膜紅腫、嘔吐、干咳、乏力等,如出現這些情況須進行上報,並及時對其診療情況進行追蹤。

在駐地酒店,設有專門的醫護室並配置必備的常用醫療物資和藥品,工作時間方面,由醫護人員提供24小時服務,滿足志願者的不時之需。如果遇到醫護室無法解決的問題,通過綠色通道將志願者及時送醫。

“比如此前我們出現過志願者手劃傷需要打破傷風針的情況,這就需要專車進行轉運。與將志願者送到場館一樣,志願者就醫也完全實現了專車運送,內外環分區,不交叉,這樣接受治療的志願者在病愈后還可以歸來。”王卓凡說。

文並攝/本報記者 劉洋

(責編:孟竹、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