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教育

課內提質 課后豐富 課外減負:人大代表為“雙減”支招

2022年01月11日09:23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人大代表為“雙減”支招兒

  本報記者 張楠

  今年,深化“雙減”工作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此次人代會期間,無論是小組會上還是會下,常能聽到代表們在交流:“雙減”到底要減什麼?“雙減”會給老師和孩子們帶來哪些變化?針對這一炙手可熱的話題,不少人大代表帶來了頗具建設性的建議。

  “雙減”不是讓學生少學一點兒

  “所謂‘雙減’,不是一味讓學生學得少一點兒、學得簡單一點兒,而是要讓學生學得更豐富、更自主、更有興趣。”市人大代表、東城區燈市口小學校長滕亞杰這樣理解“雙減”。

  滕亞杰表示,在“雙減”大背景下,作為學校和教師,要更加關注課程體系建設和課堂優化。“課堂才是主陣地,課堂不優化,作業是減不下來的。”

  “現在我們學校,上美術課去中國美術館,足足要花上半天。”“在座的各位代表可能到了大學時才上過選修課,而現在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就開始有選修課了。”滕亞杰以燈市口小學為例,講述了“雙減”帶來的種種變化。就連作業也與過去有了明顯不同,現在的作業更講究“融合”。比如學校舉行籃球賽季,美術老師會讓孩子畫海報,語文老師會讓孩子寫小型報道,舞蹈老師和音樂老師帶著孩子們研究拉拉操和配樂,手工和勞動老師帶著孩子們一起制作加油道具。學校還會推出“無作業日”,讓孩子有機會自主安排時間,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

  課內提質、課后豐富、課外減負……她認為,“雙減”是一個整體的變革,學校和家長要達成共識,“雙減”的本質是為了構建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質量育人體系。

  以家校共育緩解家長焦慮

  在“雙減”背景下,北京應當進一步完善“家校社”協同育人體系。市人大代表高鳳蘭來自牛欄山第一中學。她提出,學校是育人的主體,從課堂教學、課后服務、孩子學習習慣和品格養成,學校都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家庭是育人的共同體,家庭教育要和學校教育形成有力的互補和支撐,與學校教育形成合力﹔而社會則是育人的有機補充。

  家長都想把孩子教育好,但是每個家庭的教育水平參差不齊。曾有調查結果顯示,50%的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多多少少都存在著焦慮,不知道到底該如何教育孩子。“家長對教育很重視、很上心,但是有時方法不對,導致用力不當,反而起到了反作用。”為此,高鳳蘭建議,應該在中小學校建設家庭教育工作室,在教育孩子的方法、方式、內容方面,給予家長一定的指導。比如,孩子在學校犯了錯誤,學校不能僅僅告知一下家長就算完事,而是應該給家長一定的指導,教給家長如何教導孩子改正錯誤。“成立家庭教育工作室,能夠達到家校共育的目的。”

  建“心理咨詢室”釋放師生壓力

  市人大代表、北京工業大學教授李靜對“雙減”環境下學校師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非常關注。她提出,近年來,學校一直重視心理咨詢室的建設,以此釋放教師、學生各方面的壓力。

  她建議,面對不同的壓力來源,學校應進一步創新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疏導的方式方法,在充分了解心理壓力來源的前提下,通過系統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宣傳和豐富多彩的參與性、體驗性活動,讓師生充分釋放壓力。例如,學校可以利用多媒體網絡教學資源、實景互動模擬等方式,將北京故事和身邊好人好事傳遞至師生,用美好事物感化帶動師生。此外,學校還可以將藝術、體育等形式融入釋放師生心理壓力的過程,實現學科交叉的融合與提升,達到兼具趣味性和實踐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責編:孟竹、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